天安字典

《发岳市三首》

时间: 2025-07-27 09:11:21

诗句

明仲竄蛮烟,钦夫弃盛年。

空令后死者,有泪滴遗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9:11:21

原文展示:

发岳市三首 明仲竄蛮烟,钦夫弃盛年。
空令后死者,有泪滴遗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青年人才在动乱中被迫离开的惋惜,以及对历史遗留的悲叹。诗中提到的“明仲”指的是明清之际的动荡,诗人对那些不得志的年轻人的同情,以及对历史遗留的悲痛感,体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注释:

  • 明仲:指的是明末清初时期,社会动荡,人才流失严重。
  • 竄蛮烟:形容蛮荒之地的烟火,指代社会动乱之事。
  • 钦夫:这里可能指的是年轻有为的男子,意指才华被埋没。
  • 盛年:正值风华正茂之年。
  • 后死者:指后来的死者,意味着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遗忘的人。
  • 泪滴遗编:指留下的遗憾与泪水,象征着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和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宗道,号白云,南宋时期诗人、词人,文学成就显著,尤其以诗和词闻名。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为主,风格深沉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人才流失,诗人试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人才被埋没和社会动乱的忧虑。

诗歌鉴赏:

《发岳市三首》是一首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情感的诗作。诗的开篇“明仲竄蛮烟”,以“明仲”引入,直接指向了历史的动荡与乱世的景象,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接着“钦夫弃盛年”,则通过对年轻才俊的哀叹,表现出诗人对人才被迫离开、无奈流散的忧伤。最后一句“空令后死者,有泪滴遗编”,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人的遗憾与悲泣。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深邃而悲伤的,诗人通过历史的镜头,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无奈与悲痛,令人感同身受。刘克庄的文字简洁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似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警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仲竄蛮烟:描绘了历史背景,暗指明末的动乱与不安,给人以紧迫感。
  • 钦夫弃盛年:通过“钦夫”的形象,表达出对有为青年在乱世中无奈被弃的痛心。
  • 空令后死者:点出了历史的遗忘与无情,后来的死者没有人记住。
  • 有泪滴遗编:以“泪滴”象征着对离去与遗忘的不甘和悲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明仲”与“钦夫”,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历史比作烟火,消散而无影,表现出历史的易逝与无常。
  • 象征:泪水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才流失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无奈命运的悲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蛮烟:象征乱世的动荡与不安。
  • 钦夫:象征有志之士,被时代所抛弃。
  • 泪滴:象征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仲”指代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明末清初
    C. 南宋

  2. 诗中“钦夫弃盛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无奈
    C. 愤怒

  3. “有泪滴遗编”中的“泪”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发岳市三首》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动荡时代的感慨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但刘克庄更关注于对个体才华的惋惜,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沦丧和百姓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精华》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讼 寄大庾郭县尉 别馆即事 别子陈子 别蓝详道 赠别 斗斋 初抵富沙二首 贺赵法曹 矮斋杂咏二十首·春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忘结尾的成语 黽字旁的字 燕尔新婚 七断八续 护练 士字旁的字 富贵利达 养虎自遗患 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推述 悖险 率土同庆 刻不可缓 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形累 小字头的字 同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