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46
但见涉江求水际,岂知缘木采霜中。
微红未肯全衰歇,正似酡颜鹤发翁。
只看到在江边求水的人,怎会知道在树上采霜的情景。
微微的红色还不肯完全衰退,正像那脸色红润的老翁白发苍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的典故引用,但“鹤发翁”是传统文化中对老人的称呼,象征智慧与长寿。
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号敏求,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是古代著名的史学作品之一。司马光在政治上倡导保守改革,反对权臣专政,致力于稳固国家的治理。
创作背景: 《和秉国芙蓉五章》是司马光写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创作时背景复杂,社会动荡,诗中蕴含了对生活的观察和哲思。
本诗通过两幅生动的画面,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开头的“但见涉江求水际”,描绘了一种追求与探索的情景,似乎是在说人们忙于寻求眼前的事物,而忽略了更深层的内涵。“岂知缘木采霜中”,则暗示了人们的局限性和对自然规律的无知。在这种对比中,诗人引导读者思考深层的存在意义。
接着,诗人转向自然的变化,微红的色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尽管衰退在即,仍旧不肯全然消失,正如人们在岁月流逝中仍然保持着些许的活力和希望。最后的“正似酡颜鹤发翁”,将诗的情感升华,表现了老年人的智慧与从容,尽管身体有所衰退,但内心的热情与活力依旧存在。
整首诗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体现了司马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强调生与死、衰与荣的辩证关系,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但见涉江求水际”的意思是?
“微红未肯全衰歇”中“微红”指的是什么?
“酡颜鹤发翁”中的“鹤发”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