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5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7:13
好事近(秋饮)
作者: 吴文英〔宋代〕
雁外雨丝丝,将恨和愁都织。
玉骨西风添瘦,减尊前歌力。
袖香曾枕醉红腮,依约唾痕碧。
花下凌波入梦,引春雏双鶒。
在雁阵外细雨纷飞,似乎将我的恨与愁都织成了一片。
在西风中,玉般的身骨愈加消瘦,连酒杯前的歌声也减弱了。
衣袖的香气曾经依偎着醉酒后的红腮,依稀可见唇边的痕迹。
在花下的波间,我梦中轻盈地行走,引来春天的雏鸟双双。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文英,号云溪,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吴文英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自然景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秋季,正值时节交替之际,诗人可能在饮酒时感受到思乡之情和对往昔的追忆,因而写下这首词。
《好事近(秋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中的寂寥与愁苦,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内心的纠结。开篇“雁外雨丝丝”,将读者带入一个孤独的意境,细雨如丝,恰似诗人心中的愁苦与恨意交织。接下来的“玉骨西风添瘦”,则很巧妙地将外界的环境与内心的情感结合,西风的萧瑟不仅让人的身体感到寒冷,也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在词的中段,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醉酒后的状态结合,描绘了“袖香曾枕醉红腮”,体现出一种亲密的回忆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一句“花下凌波入梦,引春雏双鶒”则向我们展示了梦中的美好与希望,尽管现实中有着种种愁苦,但梦境中的春天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既有现实的苦涩,也有梦中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雨中的孤独与愁苦,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样。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清照
B. 苏轼
C. 吴文英
D. 陶渊明
“雁外雨丝丝”中的“雨丝丝”形容的是:
A. 雨大如倾
B. 雨细如丝
C. 雨声如歌
D. 雨水如泪
诗中提到的“玉骨”描述的是:
A. 一位男子
B. 一位女子
C. 一只鸟
D. 一棵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