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汉宫春 庚午春阴郊行过颐和园》

时间: 2025-05-04 00:56:46

诗句

云重天垂,怪巍楼不见,春入平湖。

湖边麦畦涨绿,犹带霜腴。

惺忪柳眼,倩东风重染花须。

青石上,泉流暗壁,依稀人境清殊。

堪笑昔年仙侣,但高吟楚些,谁解吴歈。

兴亡古今几许,岂曰天乎。

山川满目,叹人间千载须臾。

空怅望,园林寂寞,遥闻水鸟相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6:46

原文展示:

云重天垂,怪巍楼不见,春入平湖。湖边麦畦涨绿,犹带霜腴。惺忪柳眼,倩东风重染花须。青石上,泉流暗壁,依稀人境清殊。堪笑昔年仙侣,但高吟楚些,谁解吴歈。兴亡古今几许,岂曰天乎。山川满目,叹人间千载须臾。空怅望,园林寂寞,遥闻水鸟相呼。

白话文翻译:

天空低沉,云层厚重,奇特的高楼隐约可见,春天悄然进入平静的湖面。湖边的麦田已经绿意盎然,依稀还能看到几分霜的滋润。柳树的眼睛刚刚睁开,借着东风的力量,花儿也被重新染上了色彩。青石上,泉水缓缓流淌,映照着暗淡的墙壁,隐约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清幽与不同。曾几何时,笑谈那些仙侣,唯有高歌楚辞,谁能理解吴歌的情感呢?古今兴亡,又有多少?难道这全是天意吗?眼前的山川景色满目交织,让人感叹人间经历千载却不过是须臾。孤独地眺望,园林显得格外寂寞,远处还能听见水鸟相互呼唤的声音。

注释:

  • :奇特、神秘。
  • 惺忪柳眼:形容柳树刚发芽时的状态,像刚睡醒的眼睛。
  • :美好的、可爱的。
  • 吴歈:指吴地的歌曲,代表着一种地方文化和情感。
  • 兴亡古今:古往今来的兴衰变化。
  • 须臾:瞬间、短暂的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勋,清代诗人,以其优雅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世沧桑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庚午年春季,诗人漫步于颐和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之美,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汉宫春 庚午春阴郊行过颐和园》是一首充满春日生机与历史感怀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湖畔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在“云重天垂”中,诗人以低沉的云层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略显阴郁的氛围,然而春天的气息却伴随着“春入平湖”的描写悄然降临,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对比。湖边的麦田“涨绿”,展现出春天的盎然生机,也暗示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而后,诗人以“惺忪柳眼”描绘了柳树的新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特征。接下来的“青石上,泉流暗壁”,则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自然的细节,泉水流淌带来的清幽感,仿佛让人置身于人间仙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历史的思考,提到昔日的仙侣与今人的悲欢离合,随着“兴亡古今几许,岂曰天乎”,引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感叹历史的无常时,表现出一种对人事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在“空怅望,园林寂寞”中达到高潮。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丽,亦融入了对人世间兴亡的沉思,体现出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重天垂,怪巍楼不见,春入平湖。
    描绘沉重的云层覆盖天空,隐约可见高楼,春天悄然降临于湖面。

  2. 湖边麦畦涨绿,犹带霜腴。
    湖边麦田已涨绿,仍旧保留着春霜的滋润。

  3. 惺忪柳眼,倩东风重染花须。
    柳树的新芽刚睁开眼,春风轻拂,花儿被重新染上了色彩。

  4. 青石上,泉流暗壁,依稀人境清殊。
    青石上泉水流动,映衬着暗淡的墙壁,隐约感受到人间的清幽。

  5. 堪笑昔年仙侣,但高吟楚些,谁解吴歌。
    曾经的仙侣令人可笑,吟唱楚辞的高歌,谁能理解吴地的情歌?

  6. 兴亡古今几许,岂曰天乎。
    古今兴亡变化多少,难道全是天意吗?

  7. 山川满目,叹人间千载须臾。
    眼前的山川景色满目交织,感叹人间经历千载不过是瞬间。

  8. 空怅望,园林寂寞,遥闻水鸟相呼。
    孤独地眺望园林的寂寞,远处能听见水鸟的呼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悄然降临,生动形象。
  • 拟人:柳树的“惺忪眼”赋予了生命的特征。
  • 对仗:如“兴亡古今几许,岂曰天乎”,形成了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展现了人世间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 :代表新生和希望。
  • 麦田:象征着丰收与生命。
  • :寓意着柔美与春天的到来。
  • 泉水:象征着清澈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惺忪柳眼”形容的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兴亡古今几许,岂曰天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历史的无奈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生命的赞美
    • D) 对自然的敬畏
  3. 诗中提到的“青石上,泉流暗壁”描述了什么场景?

    • A) 热闹的市集
    • B) 寂静的园林
    • C) 纷繁的街道
    • D) 喧闹的海滩

答案:

  1. C) 春天
  2. A) 对历史的无奈
  3. B) 寂静的园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梁启勋的《汉宫春》,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前者更多地融入了水的意象,表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而后者则更加关注历史的感悟与人事的变化。

参考资料:

  • 诗歌选集《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江上别石郎中 读易象 夜雨书窗 赠虞部员外郎谭公昉致仕 游山上一道观三佛寺 点绛唇(题画) 冬景 汉节梅花外 减字木兰花 其一 玩月答蒙庵和词 法驾导引 其一 寿胡潭东 赠制笔生许文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吊儿浪荡 雨零星乱 倒悬之急 長字旁的字 引年 包含拒的词语有哪些 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低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鸡不及凤 川字旁的字 怀安丧志 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桌案 云智 恒宪 刿鉥心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