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4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42:10
秋尽寒砧急,溪光上客衣。
人烟和露冷,野色衬霜辉。
竹远敲风细,林深逗月微。
渔翁贪共话,忘却掩荆扉。
秋天已经结束,寒冷的砧板声急促响起,溪水的光辉照在客人的衣服上。人烟稀少,露水变得寒冷,野外的景色在霜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明亮。远处的竹子轻轻地敲打着细风,深林里隐约映照着微弱的月光。渔翁贪恋这份宁静,忘却了关上荆扉的时光。
作者介绍:张三异,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冬之交,可能是作者在某次出游时观察到的自然景象,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思考。
《美斯桥步月》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秋冬交替的自然画卷。首联“秋尽寒砧急,溪光上客衣”即引入了寒冷的季节,砧板声的急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而溪水的光辉则为这一冷清的景象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接着“人烟和露冷,野色衬霜辉”,通过人烟的稀少与露水的冰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寒,而霜辉映衬的野色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而又静谧的美。
接下来的“竹远敲风细,林深逗月微”,将视角转向了远方的竹林与深邃的森林,细腻的风声与微弱的月光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柔情与宁静。而最后两句“渔翁贪共话,忘却掩荆扉”,则以渔翁的形象结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渔翁对话的贪恋,体现了对人际温暖的渴望,也暗示着生活中的简单和满足。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砧”指的是:
A. 寒冷的季节
B. 寒冷的砧板声
C. 寒冷的水流
诗的最后一句“忘却掩荆扉”主要表达了:
A. 忘记关闭门
B. 渔翁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C. 渔翁独自生活
诗的意象中,竹子代表的是什么?
A. 高洁与清雅
B. 繁华与热闹
C. 愤怒与不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