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宿吴江泗洲寺值主僧不在留题》

时间: 2025-04-29 08:41:01

诗句

客舟来泊古招提,落日吴江望欲迷。

茅屋几家村远近,野桥危木水东西。

茶烟暝护萝房榻,花雨香沾石磴泥。

不遇高僧谁共语,新诗谩向壁间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41:01

原文展示:

宿吴江泗洲寺值主僧不在留题
作者: 陈颢 〔明代〕

客舟来泊古招提,
落日吴江望欲迷。
茅屋几家村远近,
野桥危木水东西。
茶烟暝护萝房榻,
花雨香沾石磴泥。
不遇高僧谁共语,
新诗谩向壁间题。


白话文翻译:

一只客船停泊在古老的招提寺旁,
夕阳西下,吴江的景色让人迷惘。
村庄稀疏,茅草屋在远近处点缀,
野桥用危险的木头搭建,水流东西。
茶烟在暮色中笼罩着藤萝的房间,
花瓣雨洒落,香气沾染了石阶和泥土。
没有遇到高僧,谁能与我畅谈?
只好在墙壁上随意书写我的新诗。


注释:

字词注释:

  • 客舟:指客人所乘的船。
  • 招提:古代寺庙的称谓,指的是招待来客的寺庙。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小屋,通常是农村的居所。
  • 危木:形容搭建桥梁的木头不稳固。
  • 茶烟:茶烟袅袅,形容茶的香气。
  • 萝房榻:藤萝覆盖的室内房间。
  • 花雨:春天花瓣纷飞,如雨般飘落。

典故解析:

  • 招提寺:历史上古寺的聚集地,常是文人墨客游历的场所。
  • 高僧:佛教高僧,象征智慧与交流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颢,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书,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次游历中,作者到达吴江的泗洲寺,因主僧不在,感受孤独与自然之美而作。诗中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高僧的渴望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宿吴江泗洲寺值主僧不在留题》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吴江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高僧的向往与孤独感。首句“客舟来泊古招提”,便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船只停靠的景象,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接下来的“落日吴江望欲迷”则通过落日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迷惘的情绪,仿佛夕阳的余晖让人沉醉而不知归路。

诗中“茅屋几家村远近,野桥危木水东西”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的生活场景,简单的茅屋和不稳的野桥,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在“茶烟暝护萝房榻”中,茶烟缭绕,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仿佛在静谧的环境中享受着生活的简单与快乐。

最后两句“不遇高僧谁共语,新诗谩向壁间题”,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僧的无奈与孤独感,诗人在此只能向墙壁自言自语,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种孤独感与对智慧交流的渴望,使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索。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人的思维深邃与情感细腻,是一篇值得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舟来泊古招提:描写客人乘船到达古老的招提寺。
  2. 落日吴江望欲迷:夕阳西下,眼前的吴江景色令人迷惘。
  3. 茅屋几家村远近:村庄中稀疏的茅草屋,远近相间。
  4. 野桥危木水东西:不稳固的木头搭成的野桥,河水东西流淌。
  5. 茶烟暝护萝房榻:茶香袅袅,笼罩着藤萝房间。
  6. 花雨香沾石磴泥:花瓣如雨,香气沾染了石阶和泥土。
  7. 不遇高僧谁共语:没有遇到高僧,谁能与我交流?
  8. 新诗谩向壁间题:只好随意在墙壁上写下新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雨”,将花瓣比作雨,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 拟人:茶烟、花雨等具有人的特征,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水东西”与“村远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高僧的向往、对交流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明代诗人对人文关怀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客舟:象征游历与漂泊。
  2.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3. 茅屋:象征朴素的生活与乡村的宁静。
  4. 茶烟:象征生活的温馨与淡雅。
  5. 高僧:象征智慧与精神交流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表示“古寺”的意思? A. 茅屋
    B. 招提
    C. 升平
    D. 夕阳

  2. 诗中提到的“花雨”表现了什么意象?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凋零
    D. 夏天的繁盛

  3.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渴望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宿吴江泗洲寺值主僧不在留题》: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思乡的情感,前者通过夜景展现思乡之情,后者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高僧的渴望与孤独感。两者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在意象和情感上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
  3. 《诗词的语言艺术》
  4.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寄章允载兼柬项思复 春夜辞 采桑曲 渡江云 云川阁坐雨同杜紫纶、华予思作 自题东园诗草 送陆亦樵上白崖 秋月 秋蝉 其二 秋蝉 其一 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怀鬼胎 轻而易举 包含驶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守望相助 夫娘 泪人 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众所周知 越名 彻县 齐字旁的字 成名成家 吐丝自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