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6:09
乱烟低草。寻秋路,残蝉声断林表。画溪弯处石桥斜,指呗关幽悄。看一线潮青破晓。孤筇闲倚群峰小。待换酒人还,试共插茱萸弄影,夕霁红照。波外又掠征鸿,湖阴漠漠,片云诗被催到。半天铃语惊新霜,更暗添凄抱。笑海角游踪倦了。柴桑思谱归来调。但细与黄花约,明岁东篱,醉朋休少。
在低垂的烟雾和草丛中,寻找着秋天的路,残余的蝉鸣在林间断断续续。画溪弯处,石桥斜倚,指向幽静的关口。看着一线潮水在晨曦中破晓。一个孤独的竹筇,我闲倚在群峰之间。等着酒人归来,试想共插茱萸,弄影于夕阳的红光之下。湖面上又飞过一行大雁,湖边阴影里,片云催促着诗句的到来。半空中的铃声惊动了新霜,更加增添了我的凄凉情怀。笑谈间,海角的游踪已感疲倦。柴桑的思绪谱写归来的曲调。但细心与黄花约定,明年东篱,醉酒的朋友不必少。
作者介绍:杜文澜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意味的节日,诗人通过描绘西歧山的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思念。
《霜叶飞》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考,将秋天的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诗的开头通过“乱烟低草”描绘出秋天朦胧的景象,带给人一种恬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残蝉声断林表”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秋的主题,蝉鸣的消失象征着夏天的结束,秋天的到来带来了孤寂与沉思。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用“画溪弯处石桥斜”来展现静谧而优美的景致,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茱萸”与“酒”,则不仅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更是诗人与友人共度佳节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既有对秋天的感怀,也有对友人的眷恋。诗的结尾“醉朋休少”更是引发读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作品既有对过往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和人情,表达了对人生、友情的思考与珍视,体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茱萸”象征什么?
a) 长寿
b) 离别
c) 忘却
答案:a) 长寿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秋天的思考?
a) 残蝉声
b) 画溪
c) 酒人
答案:a) 残蝉声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期待
c) 愉悦
答案:b) 期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李白的《月下独酌》则通过对月的描写,抒发了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与《霜叶飞》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