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2:0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2:00:24
眼儿媚 呈周干臣
作者: 王恽 〔元代〕
桑榆晚景日骎骎。
莫厌数相寻。
静怜幽境,闲谈情话,与涤烦襟。
济时幸有诸公在,乡社好浮沉。
闲云却恐,西风吹去,认做商霖。
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光阴流逝,日子渐渐消逝。
不要厌倦我频繁的探访。
我静静地怜惜这幽静的环境,闲聊着情话,洗净了心中的烦恼。
有你们这些朋友在身边,真是幸事,乡间生活也变得轻松随意。
然而,我却有些担忧,闲云随风而去,误以为那是秋天的雨霖。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1340年,卒于约1420年。王恽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际情感,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恽晚年,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好友的交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
《眼儿媚》是一首情感深邃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晚景的描绘,展现了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开头的“桑榆晚景”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感慨的氛围,仿佛看到夕阳下的宁静与美好。接着,诗人用“莫厌数相寻”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朋友之间的交流成为心灵的慰藉。
“静怜幽境”则表现了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喜爱与珍惜,闲聊与分享情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诗人在此刻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接下来,诗人提到“济时幸有诸公在”,这不仅是对朋友的感激,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朋友的陪伴让生活中的波折变得更加轻松。
最后的“闲云却恐,西风吹去,认做商霖”则是一种对未来的忧虑,闲云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但随风而去的无常感让人心生畏惧。整体来看,诗歌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人生的哲理,展现了王恽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整首诗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无常的忧虑,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安于现状的哲学思想。
“桑榆晚景”指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夜晚
诗中“闲云却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愤怒
D. 安宁
诗人对朋友的态度是?
A. 厌恶
B. 忽视
C. 珍惜
D. 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