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三山元日》

时间: 2025-04-26 21:12:49

诗句

台爇天香簇绛纱,三山箫鼓乐年华。

竹枝歌后多淫祀,燕子归来识故家。

荷鬓闹妆馀翠贝,蔬盘匀饤杂鱼虾。

殊方风物虽堪赏,争遣衰年客海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2:49

原文展示:

台爇天香簇绛纱,三山箫鼓乐年华。
竹枝歌后多淫祀,燕子归来识故家。
荷鬓闹妆馀翠贝,蔬盘匀饤杂鱼虾。
殊方风物虽堪赏,争遣衰年客海涯。

白话文翻译:

在台上燃烧着香火,香气缭绕,织就绛色的纱幕,三山之上,箫声和鼓声伴随着欢庆的年华。
竹枝歌后歌声频繁,常常伴随着迷信的祭祀,燕子飞回,认得故乡的老家。
女子们梳妆打扮,头发上点缀着翠绿的贝壳,丰盛的蔬菜与鱼虾一同摆在盘中。
虽然别处的风物值得欣赏,为什么要让衰老的我留在这大海的边缘呢?

注释:

  • 台爇:指在台上用香火祭祀,通常与节日庆典有关。
  • 天香:形容香气如天上散发的香味。
  • 绛纱:一种红色的纱布,寓意喜庆。
  • 箫鼓:古代乐器,常用于庆祝场合。
  • 竹枝歌:一种流行的民间歌曲,通常与节日和庆祝活动相关。
  • 淫祀:指迷信的祭祀活动。
  • 荷鬓:形容女子的发髻,点缀着装饰品。
  • 蔬盘:指盛放蔬菜的盘子。
  • 匀饤:形容食物分配得当,形态美观。
  • 殊方:不同的地方或区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字子真,号宁峰,生于福建。王恽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常体现出对世俗的超然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三山元日》创作于元代,正值农历新年之际,诗中表现了节庆的热闹气氛,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节日庆典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三山元日》是一首充满节日气息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旦时期的欢庆场景。开篇的“台爇天香簇绛纱”,勾勒出一幅香火缭绕、热闹非凡的祭祀图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嗅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箫鼓乐年华”的描写,展现了节日欢乐的氛围,音乐的伴随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诗中提到的“竹枝歌后多淫祀”,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迷信祭祀的现象,诗人似乎对这种迷信有些讽刺之意。而“燕子归来识故家”则体现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归属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女子的打扮和丰盛的宴席,体现了节日的喜庆和丰收的喜悦,然而“殊方风物虽堪赏,争遣衰年客海涯”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惆怅,似乎在问自己为何要让年老的自己留在海边,感慨岁月无情。

整首诗在欢庆中暗含了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逝去年华的感叹,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台爇天香簇绛纱:在台上燃烧香火,香气弥漫,红色的纱幕组成了节日的背景。
  2. 三山箫鼓乐年华:三山之上,箫声和鼓声伴随着欢乐的时光,描绘了欢庆的场面。
  3. 竹枝歌后多淫祀:竹枝歌声在耳边回荡,祭祀活动频繁,表现了社会的迷信现象。
  4. 燕子归来识故家:燕子回到故乡,象征着春天的归来和对家乡的认同。
  5. 荷鬓闹妆馀翠贝:女子们梳妆打扮,头发上点缀着装饰品,呈现出节日的热闹。
  6. 蔬盘匀饤杂鱼虾:丰盛的宴席上,蔬菜与鱼虾搭配,展现了节日的富饶。
  7. 殊方风物虽堪赏:虽然不同地方的风物都值得欣赏。
  8. 争遣衰年客海涯:却为何让我这个衰老的人留在海的边缘,感叹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燕子归来”比喻春天的到来,寓意归属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子之间有很好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荷鬓闹妆”和“蔬盘匀饤”形成排比,增强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逝去岁月的惆怅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香火:象征着祭祀和祝福,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燕子:象征归属和春天的生机,代表希望和重生。
  3. 缎带:体现女性的美丽与节日的喜庆,象征青春与繁华。
  4. 丰盛的宴席:象征着丰收与团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枝歌”主要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民间歌曲
    C. 一种舞蹈
    D. 一种诗歌形式

  2. 诗人对“燕子归来”的描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情? A. 友情
    B. 故乡
    C. 爱情
    D. 事业

  3. 诗中提到的“殊方风物”,暗示了什么? A. 不同地方的风景
    B. 诗人的游历
    C. 对比的生活方式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恽《三山元日》杜甫《春望》
    • 两首诗都描绘了特定的时节和节日气氛,但王恽侧重于欢庆与生活的富饶,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效古(天宝十四年) 送沙弥长文游京 登开元寺楼送崔少府还平望驿 送穆寂赴举 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兼上杨使君 赠和评事判官 戏作 陪卢使君登楼送方巨之还京 同颜使君真卿、李侍御萼游法华寺登凤翅山望 和李侍御萼岁初夜集处士书阁(书阁即侍御所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床上叠床 不教而诛 革字旁的字 万维网 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酒次青衣 惊肉生髀 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青丘缴 包含具的成语 怀役 包含酪的词语有哪些 顽贪 超绝非凡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至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