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5:35
卷甲曾闻捷若风,
军威久镇百蛮中。
如何债帅皆征货,
多事中涓独总戎。
经术筹边原理学,
权谋制胜亦肤功。
呼庚谁复搜军实,
府海司仓自变通。
曾经听闻战斗捷报如风般迅速,
我军的威势早已镇压了百蛮之地。
为何债务的将领都在征收货财,
而多事之中只有涓独自总掌军权。
研究治理边疆的经术和理学,
权谋和制胜的策略也不过是表面功夫。
呼喊庚卿,谁还在搜查军队的实际情况,
府库和海仓都已自行变通。
此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当时边疆事务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对权谋与军事策略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百蛮”与“债帅”体现了当时清代对边疆民族及军事财政的复杂关系。
闵叙,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和军事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此诗创作于清代,时局复杂,边疆问题频发。诗人通过对军事和政治的观察,表达了对治理边疆和军事将领的思考与反思,尤其是对表面功夫和实际问题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军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清代边疆治理的复杂性和挑战。首联“卷甲曾闻捷若风”揭示了战斗的迅速与紧迫,表现了诗人对胜利的期待与向往。然而,紧接着的“军威久镇百蛮中”则暗示了军事力量在边疆的重要性和长久的威慑力。
第三、四句则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切入,质疑当时的军事将领为何将征收货财作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指出在多事之中只有涓独自掌控军权,反映了权力的集中与分配的矛盾。接下来的两句转向理学和权谋,表明了诗人对表面成果的批判,认为权谋的运用不过是肤浅的功夫。
最后两句以“呼庚”结束,表达了对军事实情的关切与无奈,强调了官府与民间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的深沉思考,既是对当时边疆治理的反思,也是对军事与政治关系的深入剖析。
逐句解析: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军事与政治关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表面功夫的质疑与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具有一定的时代批判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卷甲”是什么意思?
“如何债帅皆征货”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质疑?
诗中提到的“权谋制胜”是指什么?
答案:
与《春望》(杜甫)相比,两首诗都关注时事,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而《辑广西志略漫述二首》则更专注于军事与政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