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6:14
湘淮喉舌海门腰,千里艨艟击斗刁。争说江防形势好,前通狼福后金焦。
湘江和淮河是连接海口的要地,船只在此处穿梭千里。有人争辩说江防形势良好,然而前有狼狈的福气,后有金焦的威胁。
刘钰,清代诗人,生于南明时期,后归清,擅长诗歌,风格豪放而沉郁,常表现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清朝时期,正值清军与南明势力相抗之际,诗中反映了国家紧张的政治形势与防御策略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湘江、淮河的重要性以及江防形势的分析,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忧虑与思考。开头的“湘淮喉舌海门腰”以地理位置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重要的战略背景中。接下来的“千里艨艟击斗刁”,则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水上交通的繁忙与战斗的激烈,展现出诗人对水路防御的关注。最后两句“争说江防形势好,前通狼福后金焦”则揭示了表面上的安宁与潜在的威胁之间的矛盾,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语言简洁却内涵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深刻观察,也有对未来的深思,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民族情怀与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江防形势的分析,表达了对国家安全与未来的深切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中提到的“湘淮”指的是哪两条河流?
“艨艟”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狼福”象征什么?
与同样描写国家局势的杜甫《春望》相比,刘钰的诗更偏重于对水路防御的具体分析,表现出更为直接的忧虑与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