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7:14
虞美人 望月
作者: 陶淑 〔清代〕
圆如玉钏明如水,清影同千里。
三更好把画帘开,只听笛声遥共雁声来。
广寒宫远人何在,欲问情无奈。
青天碧海一年秋,不识镜中添得几多愁。
这首诗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月亮如同玉钏般圆润,明亮得如同清水,月光的影子映照得仿佛跨越千里。夜深人静时,诗人打开画帘,只听到远处的笛声和大雁的鸣叫。广寒宫遥远,心中思念的人又在哪里呢?想要询问,却无从开口。青天碧海中,已是秋天,不知镜中映出的自己增添了多少愁苦。
作者介绍:
陶淑,清代女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而著称。她的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风光为主,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深切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虞美人 望月》创作于清代,正值中秋佳节,诗人借助明月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和思念的普遍关注。
《虞美人 望月》是一首典雅而深情的诗作,整首诗以月亮为主题,诗人通过对月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思念与忧伤。开篇“圆如玉钏明如水,清影同千里”,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月亮的美丽,给人一种清冷而又明亮的感觉,仿佛月光穿越千里照耀着诗人。接着,诗人描述了深夜的情景,打开画帘,笛声和雁声交织,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令人感受到孤独的美丽与思念的深重。
“广寒宫远人何在,欲问情无奈”,这里的“广寒宫”不仅指代月亮上的嫦娥,也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思念,诗人对远方人的思考充满了无奈与失落。最后,诗人以“青天碧海一年秋”结束,寓意时光流逝,忧愁渐增,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陶淑细腻的诗人心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孤独与愁苦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圆如玉钏明如水”中的“玉钏”指的是什么?
A. 玉制手镯
B. 水
C. 月亮
“广寒宫远人何在”中的“广寒宫”象征什么?
A. 诗人的家
B. 远方的人
C. 月亮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思念与忧愁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为深入理解古诗词提供背景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