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5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56:44
秋夜 其二
作者:谭敬昭 〔清代〕
竟夕如人语,风声在柳条。
寒虫留屋角,野烧入山腰。
小院秋将老,长吟酒未消。
坐看残夜月,低度隔溪桥。
整夜仿佛有人在低语,风声在柳枝上轻轻荡漾。
寒虫停留在屋角,远处的野火正烧向山腰。
小院渐显秋意,长久吟唱的酒意未曾散去。
坐在这里看着残月,低垂的月光隔着溪桥映照过来。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残夜月”可引申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类似于古诗中常见的月亮意象,象征着孤独和思念。
作者介绍:谭敬昭,清代诗人,出身于文人世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天,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感受,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秋夜 其二》是一首描绘秋夜意境的诗作,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倾听风声与虫鸣,展现了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显凄凉的氛围。诗的开头“竟夕如人语”即以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让读者感受到风声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仿佛在低声细语,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描写寒虫在屋角的留驻,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意象,增强了秋夜的寂寥感。
“野烧入山腰”则通过对远处火光的描绘,唤起了人们对秋季丰收与自然循环的思考,也引发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小院秋将老,诗人虽然感受到秋的衰败,但“长吟酒未消”则表现出一种不愿意放弃的情绪,似乎是在对抗时光的流逝。
最后,诗人在“坐看残夜月”中沉浸于对月亮的凝视,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深情和思考,是清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深思。诗人在孤独中寻求酒的慰藉,最终又在月光下反思人生,展现了对秋天的独特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竟夕如人语”指的是什么?
“寒虫留屋角”中的“寒虫”指什么?
诗人如何对待时光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美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