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1:15
惊风阵阵卷黄沙,一路春寒不见花。
残月疏星杨柳陌,载将残梦听琵琶。
狂风阵阵吹起黄沙,漫漫旅途春寒刺骨,四处看不见绽放的花朵。
残月稀疏的星光照耀着杨柳的小路,承载着我的残梦,静静地听着琵琶的声音。
本诗没有明显引用古典典故,但“琵琶”作为传统乐器,常出现在古诗中,象征着文人对音乐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作者介绍:谭敬昭,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惶惶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东阿道上作》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旅途中的凄凉与孤独。开头“惊风阵阵卷黄沙”便带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黄沙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接着“春寒不见花”,春天的寒冷让人感到失望,生机盎然的花朵却无法在严寒中绽放,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又无奈的现实。
“残月疏星杨柳陌”则转向描绘夜晚的静谧,却又不失孤独。残月和稀疏的星星与杨柳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孤独的画面。最后一句“载将残梦听琵琶”则是对内心情感的升华,琵琶的声音似乎承载着未了的梦,既有音乐的美感,又有对过往的追忆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富有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探讨了孤独、失落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人对命运无奈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寒不见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春天
B. 失望与无奈
C. 春天的美丽
“残月疏星”中的“疏星”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星星
B. 稀疏的星星
C. 消失的星星
诗人通过什么乐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A. 古筝
B. 笛子
C. 琵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