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3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33:49
鲁侯作南门,春秋书不时。嗟予春暮来,复遣秋暮归。
岩岩龙固山,迢迢括苍溪。孤城煨烬余,栋宇烟尘飞。
悠悠客行路,一夕固藩篱。城中十万家,奠枕将何期。
宾僚贾马俦,邑下循良师。经营有余地,所就逾前规。
西风散黄菊,天宇澄清晖。浩歌留飞仙,击鼓惊冯夷。
分题杂险怪,醉墨翻淋漓。别来册府英,往往梦见之。
恍然今夕游,似梦疑复非。夜深灯火阑,露下星斗移。
父老呼童儿,挽裳或褰衣。来饮史君酒,听歌史君词。
有泪不忍弹,恐遂行人悲。
鲁侯修建南门,春秋之书在此不时流传。可叹我在春天的暮色中到来,又在秋天的暮色中离去。
巍峨的龙固山,遥远的括苍溪。孤城残烛余烟,房屋在烟尘中飞扬。
悠悠的行路人,在夜晚的篱笆旁徘徊。城中十万家,何时才能安枕高卧?
宾朋和商贾们,都是在乡村里循良师而行。经商有余裕,所成之事更胜往昔。
西风吹散黄菊,天空清澈明亮。高歌留住飞仙,击鼓惊动冯夷。
杂志中所记的奇险,醉墨淋漓,难以自已。别来册府的英才,梦中常常见到。
恍惚间今夜游玩,似梦但又不是梦。夜深灯火阑珊,露珠下星斗移动。
父老呼唤童儿,挽起衣裳或撩起裙子。来喝史君的酒,听听史君的歌。
心中有泪不忍弹奏,恐怕会引起行人的悲伤。
作者介绍:赵汝愚,字子昂,号洙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常常融入对历史和个人经历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赵汝愚的晚年,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经历的反思。诗中透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神秀楼落成》是赵汝愚的一首重要作品,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以鲁侯修建南门为引子,结合个人的游历与感受,描绘了一幅春秋交替、时光流逝的画面。诗中开头两句便设定了历史的背景,通过春秋之书的比喻,暗示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渺小。
接下来的描绘更是生动,巍峨的山与悠远的溪流,构成了自然的伟大;而孤城的烟尘,则映照了人世的沧桑与衰败。诗人在客行之中,体悟到的孤独与无奈,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通过“城中十万家,奠枕将何期”的句子,诗人更是将个体的生命与城市的繁华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感。
而后,诗人描绘了西风黄菊的景象,透出一丝秋意,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迁。最后部分的“来饮史君酒,听歌史君词”,则是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重复的情感,深刻而真挚,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一处建筑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熟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时空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展现出浓厚的乡愁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鲁侯”代表了什么?
A. 个人生活
B. 历史的传承
C. 自然的景色
D. 乡音的怀念
诗中“孤城煨烬余”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快乐
D. 忍耐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乡愁与生命的感慨
C. 自然的美
D.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神秀楼落成》这首诗的全面分析与理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与学习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