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碧牡丹 自锡山却返武林,朋辈招邀,勉留十日,劳歌未已,重赋短章》

时间: 2025-05-12 04:24:34

诗句

乍送轻帆去。

却趁回波住。

小别经旬,早是秋光催暮。

醉撷霜萸,怜断红非故。

伤心江上尊俎。

瘴乡路。

黯黯情味苦。

欢场可堪追溯。

怨绿眉峰,应念天涯风絮。

甚日重来,寻唾绒窗户。

一痕清泪弹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24:34

原文展示

碧牡丹
自锡山却返武林,朋辈招邀,勉留十日,劳歌未已,重赋短章
作者:周之琦 〔清代〕

乍送轻帆去。却趁回波住。小别经旬,早是秋光催暮。
醉撷霜萸,怜断红非故。伤心江上尊俎。瘴乡路。
黯黯情味苦。欢场可堪追溯。怨绿眉峰,应念天涯风絮。
甚日重来,寻唾绒窗户。一痕清泪弹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离别后对朋友的思念与伤感。作者刚刚离开锡山,返回武林,朋友们相邀,勉强停留了十天。分别后,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秋天的光景催促着时光的流逝。醉酒后采摘霜萸,怜惜那断了的红花并不是旧日的情景。伤心的我在江边的酒席上,回想那瘴气弥漫的路途,心中感到一片黯然,情感苦涩。欢聚的场面已难以追溯,怨恨的绿眉峰,想必早已记挂着天涯的风絮。不知何日再来,寻觅那绒窗户,只留下了一痕清泪在弹奏的地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轻帆:轻便的船帆,象征离别。
  • 霜萸:霜打的萸果,象征秋天的来临。
  • 尊俎:酒席,古代的酒器与食器。
  • 瘴乡:指有瘴气的地方,常用来形容环境恶劣。
  • 绿眉峰:形容美人的眉毛,暗指情人。
  • 绒窗户:指窗帘,形象地表达思念的场景。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瘴乡路”,可能指代古代传说中的瘴气之地,暗示作者对困境的感慨。
  • “醉撷霜萸”可以联想到古诗词中常见的秋天物象,表现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的结合。他的诗常常流露出对人事的感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周之琦从锡山回武林的旅途中,可能是为了表达与朋友相聚的短暂与离别后的惆怅。


诗歌鉴赏

《碧牡丹》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的开头用“乍送轻帆去”点明离别的场景,轻帆象征着轻松愉快的出发,但随后的“却趁回波住”又透露出不舍与留恋。作者在短暂的小别中,感受到秋光催暮的无奈,时光荏苒,让人倍感伤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忧伤。特别是“醉撷霜萸,怜断红非故”的意象,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伤心江上尊俎”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伤心的酒席上,浮现出往日的欢声笑语,现今却成了无尽的惆怅。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怨绿眉峰,应念天涯风絮”将情感提升到对离散之痛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对恋人的牵挂,让人倍感心痛。最后一句“寻唾绒窗户,一痕清泪弹处”更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孤独与思念的交织,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将离别的苦楚与对往日的追忆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抒情能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乍送轻帆去:离别的瞬间,轻轻的船帆起航。
  2. 却趁回波住:却留恋在归来的波涛中。
  3. 小别经旬,早是秋光催暮:小别已过多日,秋天的景色催促着时间。
  4. 醉撷霜萸,怜断红非故:醉酒后采摘霜萸,怜惜那断了的红花已不再。
  5. 伤心江上尊俎:伤心的我在江边的酒席上。
  6. 瘴乡路:提及恶劣的路途,暗含艰辛。
  7. 黯黯情味苦:心中沉重的情感充满苦涩。
  8. 欢场可堪追溯:欢聚的场面已难以追溯。
  9. 怨绿眉峰,应念天涯风絮:怨恨那美丽的眉峰,想必早已记挂远方的风絮。
  10. 甚日重来,寻唾绒窗户:不知何日再来,寻找那绒窗户。
  11. 一痕清泪弹处:只留下了一痕清泪在弹奏的地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轻帆,传达出轻松与不舍的对比。
  • 拟人:情感被赋予物象,如“绿眉峰”代表美丽的恋人。
  • 对仗:如“欢场可堪追溯”与“怨绿眉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人们在离别后的孤独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展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帆:离别的轻快与无奈。
  • 霜萸:秋天的象征,暗示时光流逝。
  • 尊俎:酒席,表达欢聚的渴望。
  • 绿眉峰:美人的象征,寄托思念之情。
  • 绒窗户:思念的场景,象征温暖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轻帆”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欢聚
    • C. 旅途
  2. “怨绿眉峰”中的“绿眉”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情人
    • C. 家人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离别与思念
    • B. 自然景色
    • C. 生活琐事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离别与思念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周之琦与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体现了对离别的深刻感怀,但周之琦的语言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周之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离别与思念:古诗词中的情感世界》

相关查询

西江月(寿韩宰) 西江月(天祐遣饷牡丹,侑以新词,次韵为谢) 西江月(赋木犀次李季功韵) 西江月(寿李知丞) 西江月 西江月 鹧鸪天(丁卯岁寿内子) 鹧鸪天(戊辰生日自作) 鹧鸪天(梦符置酒于野堂,出家姬歌自制词以侑觞,次韵) 鹧鸪天(丙寅岁寿内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从心之年 金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像季 采字旁的字 优柔餍饫 宝盖头的字 货物周转量 榷取 休牛归马 陈王赋 责结尾的成语 顺手牵羊 气字旁的字 疾恶如仇 面然大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