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碧牡丹》

时间: 2025-05-24 17:28:11

诗句

莫问春何处。

绿遍春归路。

可惜东风,取次催将西去。

极目天涯,正浅深云暮。

斜阳还在高树。

斗凄楚。

细映霞成缕。

银钩渐生娇妩。

纵到团圆,解照离情几许。

不似菱花,传绮窗愁苦。

朝朝都上眉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7:28:11

诗词名称: 碧牡丹

作者: 苏穆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莫问春何处。绿遍春归路。可惜东风,取次催将西去。极目天涯,正浅深云暮。斜阳还在高树。斗凄楚。细映霞成缕。银钩渐生娇妩。纵到团圆,解照离情几许。不似菱花,传绮窗愁苦。朝朝都上眉驻。


白话文翻译:

不要问春天在哪里,春归之路已在绿意盎然中。可惜东风匆匆,催促着春天向西飞去。极目远望天涯,正是浅淡的云层与傍晚的朦胧。斜阳依旧挂在高大的树梢,显得凄楚而孤独。细小的霞光如丝线般轻轻映照。银钩般的月亮渐渐露出娇媚的面容。即使到了团圆之时,依然无可奈何地照亮离愁别绪。不似那菱花般,透过绮窗传达出愁苦的情怀。每天都在眉头上停驻着忧愁。


注释:

  • 莫问春何处:不必询问春天在哪里。
  • 绿遍春归路:春天回归的道路上尽是绿色。
  • 东风:指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极目天涯:远望天边,目光所及的地方。
  • 斜阳还在高树:傍晚的阳光依然照耀在高大的树上。
  • 银钩:形容月亮,像银钩一样的明亮。
  • 菱花:指水面上的菱角,象征着美丽与愁苦。

典故解析:

“东风”常用于描写春天的到来,这里借用春风的意象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菱花”则暗指水中的美丽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穆,字子恺,号石庵,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在作品中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碧牡丹》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面对人生的种种离别与思念之情,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使他感到无奈与惆怅。


诗歌鉴赏:

《碧牡丹》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莫问春何处”引入,直接切入主题,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描写极具画面感,绿意盎然的春路,匆匆而去的东风,远望天边的浅云,所有这些都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斜阳的凄楚与细霞的温柔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纵到团圆,解照离情几许”一句,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即使在团圆的时刻,离愁依旧萦绕心头,不似那菱花所传达的愁苦。诗的最后一句“朝朝都上眉驻”更是将这种愁苦具象化,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困扰与思索。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非常细腻,既有春天的美丽,又有离别的愁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精湛的艺术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问春何处:直白的开头,表明诗人的疑惑与无奈。
  2. 绿遍春归路:描绘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3. 可惜东风,取次催将西去:东风虽好,却是匆匆而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4. 极目天涯,正浅深云暮:远望天边的云彩,营造出一种辽阔的意境。
  5. 斜阳还在高树:夕阳未落,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即将来临的夜晚。
  6. 斗凄楚:形容孤独的情感。
  7. 细映霞成缕:细腻的霞光,如丝缕般轻柔。
  8. 银钩渐生娇妩:形容月亮渐渐升起,带来柔美的感觉。
  9. 纵到团圆,解照离情几许:即便团圆,离愁依旧难解。
  10. 不似菱花,传绮窗愁苦:菱花的美丽与愁苦形成对比。
  11. 朝朝都上眉驻:表达了诗人日复一日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银钩”,形象生动。
  • 拟人:东风如人,催促着春去。
  • 对仗:如“绿遍春归路”与“极目天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离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春天与离别的双重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个人情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东风:代表春天的到来,但也有匆匆离去的意味。
  • 斜阳: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孤独的感受。
  • 银钩:月亮的意象,象征着柔美与思念。
  • 菱花:暗示美丽与愁苦,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莫问春何处”的含义是什么?

    • A. 春天正在到来
    • B. 不要询问春天在哪里
    • C. 春天已过去
  2. “银钩渐生娇妩”中的“银钩”指代什么?

    • A. 钩子
    • B. 月亮
    • C. 皎洁的星星
  3. 诗中“朝朝都上眉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苏穆的《碧牡丹》都表达了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慨,但苏轼更强调团圆的美好,而苏穆则更多地展示了离愁别绪的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苏穆研究》

相关查询

寄徐中丞容斋 寄王宪使立夫 姚嗣辉南桤堂 黄华墨竹 题围肚诗 题贞节贾母刘氏 赏花 黄门飞鞚图 赠相师 别王良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日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包含素的成语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引以为荣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登记吨 目眩魂摇 遗哂大方 耒字旁的字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枯鱼之肆 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处之怡然 糹字旁的字 倚门倚闾 纚綍 玉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