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13
杳杳穷魂,冥冥长夜,沉沉莫辨年龄。全无知识,何处问亲情。一自飘零浩散,空愁苦宁得超升。同垂救,巡门拜覆,乞纸复抄经。明公宜省察,慈悲愿广,福利咸增。感三天诸圣。悉副微诚。火翳翻为莲沼,恩光射枯骨回灵。皆遭遇,永除愆过,悉悟圆明。
在深邃无边的孤魂中,漫漫长夜里,我无从辨识自己的年岁。对世事毫无了解,又从何处去询问亲情的所在?自从飘零散落,心中只剩空虚与苦恼,如何才能超脱?我恳求众生的救助,恭敬地拜访,乞求用经纸抄写经典。希望明公能多加省察,愿施予慈悲,广泛增益,能够感动三天的诸圣,回报我的微薄诚心。愿火焰转为莲池,恩泽照耀干枯的骨骼,唤回灵魂。愿众生都能遇到这些恩惠,永远消除过失,皆能领悟圆满的真理。
王处一,元代著名诗人,因其在诗词创作中融入了佛教思想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生命、时间和灵魂的思考。
该诗创作于王处一对灵魂归宿与生死轮回的深刻思考之中,反映出他对亲情、超脱与生死的感慨。
《满庭芳 抄化孤魂经纸》是一首充满了哲理与思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灵魂的深切关怀。诗中通过对孤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用“杳杳穷魂”和“冥冥长夜”这样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凝重而深邃的氛围,令人感受到灵魂在黑暗中游荡的无奈与孤寂。
诗中提到“全无知识,何处问亲情”,这不仅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思考,也隐含了对自我认知的探讨。人在面对孤独和痛苦时,常常感到无助与绝望。王处一通过对“漂零浩散”的描绘,传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释然,表现出一种对超脱的渴望。
在最后一节中,诗人表达了对救赎的期盼,希望通过抄写经典,得到内心的宁静与启迪。这种通过宗教信仰寻求救赎的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灵魂归属的追寻。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深沉,展现了王处一对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歌探讨了孤独、生命的意义以及灵魂的救赎,表现出人类在面对生命苦难时的无奈与渴望超脱的心态。
诗中“杳杳穷魂”指的是什么?
“火翳翻为莲沼”中火焰象征的是什么?
王处一是哪个朝代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