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14
中元日午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雨余赤日尚如炊,
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过无花绝粮道,
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
天气过於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
焚香清坐读唐诗。
雨后,赤日依旧炽烈,像是在煮东西一样;
正午时分,青荫却不肯移动。
蜜蜂飞过,却无花可采,粮食断绝;
蚂蚁行走,遇水阻碍,无法归巢。
今天大家说是中元节,
可是天气却比初伏时还要热。
小园中追求凉爽,却仍然感到炎热,
我点香静坐,阅读唐诗。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郎,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主义思想,表达了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元节前后,正值夏季,作者通过描绘天气炎热、自然景象和节日氛围,表达了对时节变化的感悟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进行祭祀的传统。
《中元日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季中元节的景象,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意象展现了夏日的炎热和节日的氛围。开篇以“雨余赤日尚如炊”描绘了雨后天气的湿热,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接着“亭午青阴不肯移”则通过对比展现出正午阳光的刺眼与阴影的静谧,反映出夏日的炎热与人们渴望凉爽的心态。
诗中的“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生物在高温天气下的困境,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情感。这里,蜜蜂和蚂蚁的遭遇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观察,更象征着生活中人们在困境中挣扎的状态。最后几句则将焦点转回到节日和个人的感受,虽然是中元节,天气却依然炎热,反映出节日的传统与自然环境的对立。
整首诗清新自然,字句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表现了他在炎热天气下的无奈与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中元节的炎热天气和自然生物的困境,反映了生命中的无奈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清明节
b) 中元节
c) 端午节
诗人通过什么比喻形容炎热的太阳?
a) 像火焰
b) 像炊烟
c) 像烈酒
诗中提到蜜蜂和蚂蚁的遭遇,象征着什么?
a) 生机勃勃
b) 生活的艰难
c) 自然的和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中元日午》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个人情感。但杨万里更侧重于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节日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事和个人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