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54:18
用厚后弟强甫韵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是处皆堪结草庵,
宁论塞北与江南。
上林远赋讽才一,
光范门书献至三。
麟获鲁西终圣笔,
马浮江左坐玄谈。
古书疑信常相半,
何必深疑御寇聃。
在这里都可以建立草庵,
何必讨论塞北与江南的差异。
远在上林的赋诗讽刺才子,
光范门的书信也值得一提。
在鲁西得到了麟的作品,
在江左则讨论马的哲学。
古书的真假常常是模糊的,
何必深深怀疑御寇聃的真实。
刘克庄(1187-1269),字子贞,号梦溪,宋代诗人,著有《刘梦溪文集》。他在诗歌上追求自然清新、气韵高远,常常反映出对社会时事的思考与关怀。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古书和历史人物的讨论,表达对时局的深思和对文化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刘克庄对文化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开篇提到“结草庵”,传达出一种隐逸的情怀,反映了诗人希望远离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接着提到南北文化的对比,表明他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诗中提到“上林远赋讽才一”,表明诗人对才子的讽刺与批判,提示人们不应单纯追求名利。进一步引入“光范门书献至三”,则彰显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鲁西和江左的讨论中,不仅有对古代圣贤的追忆,也体现了对贤才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两句提到古书的真假,强调了历史文化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告诫人们在面对历史与文化时应保持理性和判断力。整首诗在境界上追求高远,情感上则蕴含着对历史、文化深邃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关怀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文化、历史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强调在纷扰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理性。
“是处皆堪结草庵”的意思是:
A. 任何地方都可以隐居
B. 只有特定的地方可以隐居
C. 隐居是不必要的
“光范门书献至三”指的是:
A. 书信的内容很重要
B. 书信的数量有三封
C. 书信来自名门望族
诗中提到的“古书”主要指:
A. 新书
B. 经典文献
C. 小说
刘克庄的《用厚后弟强甫韵》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隐逸的情怀,但刘克庄更多地探讨了文化与历史的复杂性,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