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0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01:05
原文展示:
微黄冉冉柳生姿,数日春晴陟有私。新水一陂他自暖,跳鱼何故却先知。
白话文翻译:
柳枝微微泛黄,缓缓展现出春天的姿态,几天的春晴让人心中暗自欢喜。新涨的水在陂塘中自然温暖,为何跳跃的鱼儿却能先知春意。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而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春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不仅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明代文人画的重要代表。沈周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与他的画风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通过柳枝的微黄、春水的温暖以及鱼儿的活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的景象,通过“微黄冉冉”的柳枝、“新水一陂”的温暖以及“跳鱼”的活跃,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敏感和喜悦。诗中的“微黄冉冉”形容柳枝初露嫩黄,缓缓生长的样子,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新水一陂他自暖”则描绘了春水自然温暖的景象,而“跳鱼何故却先知”则通过鱼儿的活跃,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生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到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周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沈周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