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1:2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20:59
绿芜凋尽赋台城。玉埒金椎鹿角营。入望萋萋魂欲断,柔丝那更绊行人。
春天的江南,绿草已经凋零,台城显得愈发萧索。金色的椎子和玉色的地面上,鹿角的营地让人感到冷清。走进这里,望见满眼的萋萋春草,心中不禁涌现出无尽的惆怅,柔软的柳丝更是缠绵,仿佛在牵绊着行人。
该诗中并未直接引用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台城”作为古代城市的象征,常常用来表达对往昔的缅怀与惋惜。柳丝则是春天的常见意象,通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周岸登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描绘江南水乡的春夏秋冬为主,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在清代,江南地区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周岸登的这首诗作正是基于对江南春天的感受,表达了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以“绿芜凋尽”引入,给人以急促的时间流逝感,随之而来的是对台城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荒凉与寂寞的气氛。接着,诗人用“玉埒金椎”描绘了春天的华丽与空虚,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入望萋萋魂欲断”表达了内心的痛苦,柳丝的柔软又增添了一种缠绵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过往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景色之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感伤,展现了周岸登作为诗人的细腻与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凋零与人间的惆怅,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中感受到的生命脆弱与流逝的无奈。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绿芜”指的是什么?
“台城”的描绘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柔丝”所象征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