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再作)》

时间: 2025-04-26 14:15:14

诗句

席上酒杯难减,鼎中药味频加。

老人争得脸如霞。

镜里衰容人怕。

檐溜尽成冰柱,前村变却梅花。

琼瑶破碎为行车。

冻雀盈枝堪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14

原文展示:

席上酒杯难减,鼎中药味频加。
老人争得脸如霞。镜里衰容人怕。
檐溜尽成冰柱,前村变却梅花。
琼瑶破碎为行车。冻雀盈枝堪画。

白话文翻译:

在席上,酒杯难以减少,鼎中的药味却不断增加。
老人的脸色争相如同红霞,镜子里映出衰老的容颜让人心惧。
屋檐的水滴已经凝结成冰柱,前面的村庄梅花也变得陌生。
琼瑶破碎,变得像行车的碎片,冻雀在枝头,成为画中的生动景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席上:指宴席或酒席。
  • 鼎中:这里指锅或药鼎,常用于熬药,药味浓郁。
  • 如霞:形容老人的脸色红润如同晚霞。
  • 衰容:衰老的容貌。
  • 檐溜:指屋檐滴水。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前村的梅花似乎发生了变化。
  • 琼瑶:指美玉或美好的东西,这里形容雪花或冰晶。
  • 冻雀:指在寒冷中栖息的鸟雀。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用以表现不屈的精神。
  • 冰柱:象征寒冬的严酷,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也隐喻生活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字德慧,号逸舟,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洪适的作品多集中在描写人生的哲理以及自然景观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严冬时节,诗人通过描绘寒冷的冬日景象,表达对人生无常和衰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存状态与人们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再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季的景象,诗人在酒席上对比酒杯的减少与药鼎的增味,暗示着生活的苦涩和人们在岁月流逝中的无奈。诗的开头就以“席上酒杯难减”引入,给人一种生活的沉重感。接着对老人的描写,既有对外貌的直观描写,也隐含了对内心的深刻反思。老人脸如霞,却又在镜中看到衰老的自己,这种对比揭示了时间无情的流逝。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情。冰柱和变换的梅花象征着寒冬的冷酷与世事的变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最后一句“冻雀盈枝堪画”,则以生动的意象表现出冬日的静谧与美丽,形成了诗歌的对比与转折。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忧伤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美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席上酒杯难减:酒席上酒杯不断,暗示生活的丰富与喧闹。
  • 鼎中药味频加:药味的增加意味着生活的苦涩,尤其是对健康的关注。
  • 老人争得脸如霞:老人面色红润,但其实是掩饰内心的无奈。
  • 镜里衰容人怕:映照出衰老的容颜,让人感到恐惧。
  • 檐溜尽成冰柱:冰柱象征着寒冷的现实,生活的冷酷。
  • 前村变却梅花:梅花的变化暗示着世事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 琼瑶破碎为行车:美好的事物破碎,暗示着生活的残酷。
  • 冻雀盈枝堪画:冻雀栖息在树枝上,形成了美丽的冬日画面。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老人的面容与周围环境,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意象:如“梅花”、“冰柱”、“冻雀”等意象,营造出冬日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透过冬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衰老的反思,同时也展现了在困境中仍能找到美的能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杯:象征着生活的喧闹与欢愉。
  • 药鼎:代表着生活中的苦涩和健康的追求。
  • 梅花:高洁与坚韧的象征,反映出生活的变迁。
  • 冰柱:寒冷与无情的象征,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 冻雀:在严酷环境中仍能生存的生命,象征着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席上酒杯难减”意味着什么?

    • A. 酒越来越少
    • B. 酒越喝越多
    • C. 酒杯没有变化
    • D. 酒杯很漂亮
  2. “镜里衰容人怕”中“衰容”指的是?

    • A. 年轻的容貌
    • B. 衰老的外貌
    • C. 美丽的面容
    • D. 傲慢的神态
  3. 诗中提到的“冻雀盈枝堪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冬天的冷酷
    • B. 生命的脆弱
    • C. 冬日的美丽
    • D. 人生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冬夜读书示子聿》 - 朱熹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梅花》《西江月(再作)》都描绘了冬季的景象,但《梅花》更强调坚韧与希望,而《西江月》则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春望》 - 杜甫的作品与洪适的诗作对比,前者展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而后者则是在寒冬中的哀叹,反映了不同季节对人情感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赵丽华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王小波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皇恩·合浦未还珠 感皇恩(知平江日寿母上官太夫人) 感皇恩(寿王节使) 感皇恩(西湖) 感皇恩 感皇恩(寿) 感皇恩(寿) 感皇恩 癸未重午日,冶头回辔,得感皇恩一 感皇恩 广平道中,寄总管宁端甫 感皇恩 夏日,同延陵君遇签事顺之心远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成之见 辛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通元识微 秀水明山 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没与 出疆载质 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才朽形秽 率德 包含掬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买鬻 爿字旁的字 骁猛 贲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