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7:27
送孙主簿之德清孙善琴
山水匝秋城,君行思已清。
道逢迎吏拜,田杂戍人耕。
地远知边信,家贫称县名。
应携一琴去,相和长官鸣。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山水与城市交融的美景,表达了对送别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路上遇到迎接的官吏,看到田间的兵士在耕作。虽然地理位置遥远,但可以知道边疆的消息,家境贫寒的他却以县名自豪。最后,诗人希望朋友带上一把琴,去和长官一起奏鸣。
高启(公元 1336年- 1374年),字士杰,号靖庐,明代初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受到王阳明、李贺等人的影响。高启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是高启送别朋友孙善琴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诗作在秋天的背景下,更显得情感深沉。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秋季的山水画卷,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情谊。诗的开头“山水匝秋城”,通过“匝”字的使用,传达出一种环绕、包围的感觉,仿佛山水将城市笼罩,诗人身处其间,感受到浓厚的秋意。而“君行思已清”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表达出一种清澈、纯粹的情感。
接下来的“道逢迎吏拜,田杂戍人耕”则描绘了诗人行走途中所见的景象,体现了社会的繁忙与生活的真实。通过对比,诗人将自己与世间的喧嚣隔开,显得更加孤独与清醒。
“地远知边信,家贫称县名”两句则显示了诗人对边疆消息的关注与对自己家境的自嘲,虽然身处贫困,但内心依然保有对自己身份的自豪感,强调了人性中的坚韧与自尊。
最后一句“应携一琴去,相和长官鸣”更是将友谊与音乐结合,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及其在友谊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高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思念,同时映射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人性中的坚韧、友情的珍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君行思已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战争的愤怒
诗中提到的“琴”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音乐与友情
C. 权力
D. 知识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生活的无奈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战争的控诉
D. 对自然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