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7:0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7:07:32
修蛾帖帖生疏翠,鸾镜回翔。兰烛明光。不为承恩试晚妆。绿波照影怜溪水,细柳春藏。额印微黄。恨与遥山细细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妆容和情感。她的眉毛修长且细致,宛如翠鸟的羽毛;那面镜子在光影中闪烁,似乎在与她的倩影相互辉映。她点燃兰烛,明亮的烛光照亮了她的容颜,却并不是为了承受爱情的恩宠而故作妆饰。绿波映照着她的身影,正如那怜惜的溪水,细长的柳条在春日里悄然隐藏着她的忧愁。她的额头上留有淡淡的黄印,似乎在诉说着她对远山的思念与长恨。
蒋春霖,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柔美与内心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采桑子 眉》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妆容与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与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首《采桑子 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妆容与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丽与爱情的深刻理解。开篇以“修蛾帖帖生疏翠”引出女子的眉毛,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她的外在美,也暗含了对青春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接下来,“鸾镜回翔”中的镜子象征着自我认知与反思,显示出女子在面对自身美丽时的复杂心绪。
诗中提到的“兰烛明光”则是温暖与柔和的象征,而“绿波照影怜溪水”则以自然景物勾勒出女子的内心世界,流露出柔情与忧郁。最后两句“额印微黄,恨与遥山细细长”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表达,将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女性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令人倍感动容。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妆容与情感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无奈,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与自我之间的思考与挣扎。
诗中“修蛾帖帖”形容的是谁的什么?
“兰烛明光”中的“兰烛”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细柳春藏”暗示什么?
答案:
通过对《采桑子 眉》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人的情感表达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