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9:40
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
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
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风起,湖面波纹荡漾,船轻轻地行驶,速度却缓慢。
经历了一场新雨的湖面,万树在轻雾中若隐若现。
有位客人倚靠在兰色的船桨上,不知是谁在吟唱竹枝曲?
莲花的少女都已归去,只剩下我在这遥远的岸边思念。
“竹枝”是指一种古老的民间歌曲,通常用来表达情感和生活的场景。诗中提到的“兰楫”与“莲娃”都具有浓厚的典雅意象,象征着美丽与柔情。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景仁,号秋水,生于1640年,卒于1711年,世称“秋水子”。他以诗词见长,尤其在描写山水和抒发情感方面颇有成就。
《雨后湖泛》创作于其游历湖泊时,正值雨后,湖面景色迷人,触动了作者的情感,故写下此诗。此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思考。
《雨后湖泛》是一首描绘雨后湖面景色的诗,诗中展现了清新自然的环境与淡淡的思乡情。开头两句,诗人通过“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描绘出湖面波动的细腻景象,反映了雨后宁静而又略显动荡的氛围。接下来的“万树欲烟时”,则通过意象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仿佛万树在轻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转折处,“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的出现,使整幅画面生动起来,诗人通过客人和歌声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人间的温情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则是情感的升华,莲娃的归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远去,留下的是满腹相思和孤独的情绪。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事的感慨,展现了他在自然面前的细腻感受与情感挣扎,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湖面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虑,情感细腻而深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雨后湖泛》的作者是哪位?
诗中提到的“兰楫”指的是什么?
“万树欲烟时”中的“烟”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