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20
韶光又转梅花,窗几醒人诗眼。
玉笛谁家,婉转东风吹暖。
几回徙倚樱桃下,春聚画栏西畔。
正山城不夜彩灯笼翠,月华飞满。
奈新来意味因愁闲咏,辜负轻晴池馆。
早燕迟莺,销却年华强半。
柔丝偏绾愁丝紧,那管离人肠断。
只朝朝屈指行期愁近,酒怀都懒。
光阴又转眼到了梅花盛开的时节,窗前的几件物品让人醒悟了诗歌的灵感。那优雅的笛声来自谁家,随着东风轻柔地吹来,温暖了心田。几次我倚靠在樱桃树下,春天的聚会在画栏的西边进行。正是在山城里,夜晚灯笼闪烁如翠,月光洒满大地。然而,面对新来的情绪,我因愁苦而闲吟,辜负了这轻晴的池边馆舍。早燕飞来,迟莺才唱,时光已耗去一半。柔软的丝线偏偏缠住愁绪,怎么管得了离人的心肠断裂。每天都在指头上计算与期盼的日子,心中却懒得再去喝酒。
郑元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尤其在描写春景和离愁方面有独特的造诣。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细腻的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韵味。
《陌上花 正月十五日》创作于正月十五,正值元宵佳节,象征着团圆和新春的喜庆。诗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离愁的情感交织,写下这首诗以抒发心中的感慨。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部分通过“韶光又转梅花”来引入春天的主题,这是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配合窗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而“玉笛谁家,婉转东风吹暖”则通过音乐和自然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感觉,表现了春天的生机。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回忆自己几次在樱桃树下的徘徊,春聚的场景让人倍感温馨,但同时又渗透着一丝忧伤和惆怅。
诗的后半部分更为深刻,提到“奈新来意味因愁闲咏,辜负轻晴池馆”,这里表现出诗人对新来的情感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辜负。最后几句则通过“早燕迟莺”与“柔丝偏绾愁丝紧”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纠结,离愁别绪愈发显得浓烈。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渗透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来临与内心的愁苦,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流逝的无奈。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个人情感的思考,体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提到的“玉笛”象征什么?
“早燕迟莺”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酒怀都懒”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的不同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