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7:50
垒嶂巍峨寝殿宽,岁时将事肃登坛。
汉家灯火摇千炬,周室威仪拜百官。
风雨春深阴桧柏,龙舆天远望衣冠。
孝皇遗泽应如海,此夕瞻依意未阑。
这首诗描绘了泰陵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敬仰与怀念。雄伟的山峦环绕着宽敞的寝殿,随着岁时的更替,肃穆的祭祀仪式在坛前举行。汉家的灯火如千盏明烛般摇曳,周朝的威仪在朝臣的拜谒中得以体现。在风雨交加的春日,阴暗的桧柏树下,龙舆远望,衣冠整齐。孝皇留下的恩泽如同大海般广阔,这一夜我仰望星空,心中对他的追思久久未能平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向廷,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但其诗作多以抒情和描写景物著称,风格典雅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祭祀泰陵的场合,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敬仰与怀念,反映了明代士人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陪祀泰陵》是一首充满庄重与敬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陵园景象,展现了祭祀的庄严氛围。首联“垒嶂巍峨寝殿宽”,用雄伟的山岳和宽广的寝殿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和气势,给人一种宏伟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岁时将事肃登坛”则引入了祭祀的主题,反映出传统文化中对于祖先的尊敬。
中间两联通过描写灯火与威仪,展现了祭祀过程中生动的场景,汉家灯火的“摇千炬”与周室的“拜百官”,不仅展现了祭祀的繁盛,也反映了历史的延续。最后两联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孝皇遗泽应如海”,将对已故皇帝的追思与感怀推向高潮,情感深沉而真挚。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展现了明代士人的思想深度与文化自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祭祀为主线,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孝道的崇敬,体现了明代士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汉家”指的是哪个朝代?
诗中的“龙舆”指的是什么?
诗中“孝皇遗泽应如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向廷的《陪祀泰陵》更加关注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纠葛。两者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