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7:14
萧瑟苕溪上,惊危狴户余。
已宽沈命法,愿读活民书。
呼吁情原迫,仓皇计亦疏。
仰怀虞内史,私米恤穷闾。
在萧瑟的苕溪上,我惊恐于狴犴的门扉。
已经放宽了对沈命的刑法,希望能读懂活人的书籍。
我呼吁的情势非常紧迫,仓促的计划也显得疏漏。
仰望怀念虞内史,他用私米来救济贫穷的乡邻。
吴振棫,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风格沉郁。
《岁歉感怀》系列诗作是吴振棫在国家动荡、民众困苦的背景下所作,表达了对民众生活困境的关心与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岁歉感怀 其三》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开篇以“萧瑟苕溪上”引入,营造出一种冷清与忧伤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困境的感受。接着,诗人提到“惊危狴户余”,通过狴犴监狱的意象,暗示社会对人性的压迫与法律的严酷,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同情。
“已宽沈命法”的句子,表明诗人对法律的反思与对生存权利的渴求,体现出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通过“愿读活民书”的表述,诗人寻求对生命的理解与对民生的改善,表现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呼吁情原迫,仓皇计亦疏”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紧迫感,对当下政策的无奈与失望,表现出对救民之道的迷茫。最后,诗人“仰怀虞内史”的表达,寄托了对仁政的向往,希望能有像虞内史那样的仁者来施行救助,体现了浓厚的道德理想与对社会良知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思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出一种关怀民生、追求仁爱的精神。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中民众苦难的深切关注,强调了对仁爱与人道主义的渴望,展现出了一种追求社会公正与改善民生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狴户”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通过“活民书”来表达什么?
“仰怀虞内史”中的虞内史代表什么?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社会动乱与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注,但吴振棫更侧重于对未来的希望与人道关怀,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眼前困境的无奈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