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2:06
卜算子 其七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老去对花枝,奈此星星发。
云样衣裳玉样人,总是明经蜡。
两屦一蒲团,久作茅庵衲。
扫尽人天挂碍心,秋水生明月。
年老时对着花枝,怎奈这星星般的光景却依然闪烁。
像云彩一样的衣裳、如玉般的美人,最终也都是明经的蜡像。
两只鞋子与一张蒲团,久已在这茅荆小庙中修行。
扫去人世间的种种挂碍,心中如秋水般明亮,映出明月的清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明经蜡”,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文人对功名与人生的反思,常将自身的成就与蜡像的无情对比,表达人生的短暂与虚幻。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擅长抒情,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樊增祥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诗中隐含对自然美的珍惜与对世俗繁华的淡然。
《卜算子 其七》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晚年对人生、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开篇“老去对花枝”,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诗人依旧保持对自然美的欣赏,然而“奈此星星发”则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感。诗人通过“云样衣裳玉样人”的描绘,引出一段对人生美好瞬间的追忆,然而随之而来的“明经蜡”又让人反思这些美好是否只是一种表象。
接下来的两句“两屦一蒲团,久作茅庵衲”,则体现了诗人选择隐逸生活的态度,象征着他对物质的超脱与对精神的追求。最后两句“扫尽人天挂碍心,秋水生明月”,通过自然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仿佛是经过一番洗礼后的心灵状态,达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感情和深邃的哲思,使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展示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无常时,依然选择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智慧与从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虚幻的反思,表达出诗人从世俗中超脱出来,追求内心宁静与真实自我的心路历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老去对花枝”中,‘老去’的意思是?
“云样衣裳玉样人”意在描绘什么?
“扫尽人天挂碍心”中,‘挂碍’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