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4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5:58
登凌云高处
作者: 刘过 〔宋代〕
摄衣更上一层楼,
才到层霄最上头。
方识乾坤真转毂,
好知身世付虚舟。
九秋草木岚烟湿,
万里山川海气浮。
更欲杖藜穷望眼,
眼中何处认神州。
将衣服整理好,再往上一层楼,
才刚到达云霄的最顶端。
这才明白天地的真理如同车轮转动,
也明白自己的人生就像是虚无的船只。
秋天的草木在雾气中变得湿润,
广袤的山川海洋在气氛中浮现。
更想借着手杖极目远眺,
眼中何处才能认出自己的神州?
作者介绍:
刘过,字贞白,号白云,宋代诗人,生平经历较为曲折,曾任职于地方官员,后来因政局动荡而辞官,致力于诗词创作。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登凌云高处》创作于刘过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阶段。诗中表达了对人生与宇宙真理的思考,以及对祖国的深情眷恋,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归属感的矛盾心理。
《登凌云高处》是一首集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于一体的诗作。开篇的“摄衣更上一层楼”不仅描绘了作者攀登高处的景象,也象征着追求理想与探索真理的精神。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在高处俯瞩万物,感受到天地的广阔与人生的渺小,表达了对宇宙运行法则的深刻体悟。
“方识乾坤真转毂”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仿佛在提醒读者,人生如同车轮一般,时刻在变化,无法停驻。后半部分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九秋的湿润草木与万里山川的浮现,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含着人生的孤独与惆怅。
最后两句“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则是对未来的渴望与探索。手杖象征年岁与智慧,眼中寻找的“神州”,不仅是对祖国的认同,也是对理想与归属的追寻。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流露出对人生、自然与国家的深刻思考,表现了一种哲理性与情感交织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哲理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祖国的深情眷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归属的渴望,传递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和深邃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的“层霄”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地面
B. 云层之上
C. 河川
D. 山脚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九秋”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人对人生的看法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和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