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苏幕遮》

时间: 2025-04-27 08:52:49

诗句

曲廊斜,深院静。

楼外秋千,送过垂杨影。

燕子不来春又尽。

几折阑干,独自和愁凭。

髻云低,眉月冷。

人瘦如花,花也如人病。

小梦惺忪眠未稳。

烛烬香销,依旧今宵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2:49

原文展示

苏幕遮
作者:赵我佩 〔清代〕

曲廊斜,深院静。
楼外秋千,送过垂杨影。
燕子不来春又尽。
几折阑干,独自和愁凭。
髻云低,眉月冷。
人瘦如花,花也如人病。
小梦惺忪眠未稳。
烛烬香销,依旧今宵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深院,曲折的廊道显得斜斜的,院子里安静得出奇。楼外的秋千轻轻摇摆,映照着垂杨的影子。燕子已经不再飞来,春天也随之结束。几道栏杆,我独自一人依靠着,满心愁绪。发髻低垂,眉头冷峻,人的面容瘦弱如花,花儿也似乎因我而病。小梦朦胧,睡意未稳,蜡烛的余烬和香气消散,今夜我依然醒着。


注释

字词注释:

  • 曲廊斜:曲折的走廊,斜着的意思,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 深院静:深邃的院子,环境静谧。
  • 秋千:一种儿童玩具,通常悬挂在树上,用于摇摆。
  • 垂杨影:垂柳的影子,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独自和愁凭:一个人倚靠在栏杆上,感到忧愁。
  • 髻云低:发髻低垂,形容女子的形象。
  • 小梦惺忪:小梦中醒来,状态朦胧。
  • 烛烬香销:蜡烛的火焰熄灭,香气散去。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文学典故,但整体氛围与古代诗词常见的“愁”、“秋”、“春尽”主题相吻合,反映了清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我佩,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她的作品常常蕴含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清代,尤其是女性的创作受到限制,而赵我佩通过诗词表达自我,反映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孤独与情感挣扎。


诗歌鉴赏

《苏幕遮》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诗中的意象如“曲廊斜”、“深院静”、“秋千”等,巧妙地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氛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通过“燕子不来春又尽”的描写,诗人以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暗示了生命与时间的无常。诗的情感从对环境的细致描绘,过渡到对自身情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自承受的孤独。
在语言上,赵我佩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与细腻的描写,如“人瘦如花,花也如人病”,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人的状态,也反映出内心的脆弱与无奈。整首词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共鸣,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那种秋天的萧瑟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曲廊斜,深院静。
    描述环境的安静与悠然,给人以沉静的感觉。

  2. 楼外秋千,送过垂杨影。
    秋千轻轻摇摆,与垂柳的影子相映成趣,营造出春天的生机。

  3. 燕子不来春又尽。
    燕子未归,象征春天已结束,暗示时光流逝。

  4. 几折阑干,独自和愁凭。
    凭靠着栏杆,孤独地感受愁绪。

  5. 髻云低,眉月冷。
    描绘女子的形象,发髻低垂,眉目间流露出清冷的情感。

  6. 人瘦如花,花也如人病。
    以花比人,反映出彼此的脆弱与病态。

  7. 小梦惺忪眠未稳。
    睡意未醒,梦境朦胧,象征内心的迷惘。

  8. 烛烬香销,依旧今宵醒。
    烛光熄灭,香气消散,夜晚的孤独与清醒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花,增强情感的共鸣。
  • 拟人:秋千与柳影仿佛有生命,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如“髻云低,眉月冷”,形成整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离愁别绪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孤独与病痛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曲廊: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变幻。
  • 秋千:代表童年与快乐,但在此处反映出一种失落。
  • 垂杨: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美好。
  • 烛光: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短暂,蕴含着孤独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曲廊斜,深院静。”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热闹的街市
    • B. 安静的院子
    • C. 漫天大雪
    • D. 夕阳下的海边
  2. “燕子不来春又尽”中,燕子象征的是什么?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3. “人瘦如花,花也如人病”中,花的病态比喻了什么?

    • A. 自然的枯萎
    • B. 人的健康
    • C. 人的脆弱
    • D. 生命的短暂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临江仙》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苏幕遮》的共同点在于都表达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与孤独感。
  • 《临江仙》同样探讨了时光流逝与人生苦短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全面理解《苏幕遮》的美与深度,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竹枝歌六首 其一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四首 其四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 竹枝歌四首 其三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 竹枝词十八首 其四 竹枝词十八首 其三 竹枝 其三 东粤竹枝词 竹枝词 其四 竹枝词十首 其九 竹枝词十首 其八 竹枝词十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裕国足民 敲头 包含闪的词语有哪些 凤屏 糹字旁的字 宛转悠扬 平铺直序 论道经邦 尸字头的字 吾谁与归 豆字旁的字 食古不化 争猫丢牛 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重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