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1:1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1:14:49
更无端叶飞如雨,客中重九催去。
悲秋常怕秋风早,恨草啼花无数。
君且住。休怅望千山黄叶无归路,苍山不语。
渐冷落林坰,夕阳霜树,愁比满天絮。
承平事,料理相逢又误。
残红曾惹春妒,玉田漫有凄凉赋,密意砌蛩堪诉。
风莫舞。便化作断霞,终复归尘土。
行云正苦。问翠袖天寒,荒沟谁在,难觅解鞍处。
秋天的树叶无缘无故地如雨般飘落,重阳佳节在客居地催促着我离去。
我常常因悲秋而惧怕秋风来得太早,愤恨那无数啼叫的野草和凋谢的花朵。
请你暂且停留,不要怅然若失地望着千山的黄叶,无处可归的路,苍山静默不语。
树林渐渐冷落,夕阳下的霜树比满天的飞絮更让人愁苦。
安定的时代中,我又一次在相逢中错过。
那残红曾让春天嫉妒,田野上漫游着凄凉的赋诗,只有密意的蟋蟀可以倾诉。
风不要再舞动,便化作断裂的霞光,最终归于尘土。
行云正感到苦恼,问那披着翠袖的人天寒之际,荒沟中又是谁,难以找到解鞍的去处。
饶宗颐(1899年-1992年),字佩弦,号宗颐,广东省人,近现代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和诗人,精通多种古典文化,尤其是诗词和古文。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摸鱼儿·西麓霜林坐晚》创作于秋季,诗人身处异地,感受到浓厚的秋意和身世的孤独。重阳节的到来使他更感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诗人用“叶飞如雨”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重阳节的到来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催化剂,使他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中“恨草啼花无数”显示出对自然景象的敏感,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在情感的表现上,诗人通过“苍山不语”与“渐冷落林坰”展示了内心的沉重和对过往的追忆,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对比。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风莫舞”与“便化作断霞”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超然,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深厚的人生哲理,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整首诗表现了对秋天深深的感慨与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思考。
重九节是指哪一天?
A. 农历八月十五
B. 农历九月九日
C. 农历十月一日
“叶飞如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凄凉
C. 夏天的热烈
诗中提到的“苍山不语”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生命的无常
C. 内心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