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摸鱼儿十五首 其十二》

时间: 2025-05-13 17:59:24

诗句

认田田东西南北,碧波鱼戏莲叶。

藕花亭子新凉后,一桁栏干斜摺。

人影贴、唱水殿,风来香与鸥波接。

暮云千叠,想十里平山,二分明月,中有笛声擪。

缁尘海,那觅采芳菱艓。

漫寻手板支颊。

画楼若许人同倚,三尺碧筒应挟。

冰簟阔、指明镜,中央小梦宛央惬。

银河难涉,只百顷风潭,千章夏木,都借画屏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7:59:24

原文展示

摸鱼儿十五首 其十二
作者: 蒋士铨

认田田东西南北,碧波鱼戏莲叶。
藕花亭子新凉后,一桁栏干斜摺。
人影贴唱水殿,风来香与鸥波接。
暮云千叠,想十里平山,
二分明月,中有笛声擪。
缁尘海,那觅采芳菱艓。
漫寻手板支颊。
画楼若许人同倚,三尺碧筒应挟。
冰簟阔指明镜,中央小梦宛央惬。
银河难涉,只百顷风潭,
千章夏木,都借画屏摄。


白话文翻译

此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宁静夏日景象。诗的开头提到四周的田野和水面,鱼儿在莲叶间嬉戏,藕花亭子在新凉的夏日后显得格外清新。诗人透过栏杆望去,水中有人的身影与歌声相互交融,微风拂来,香气与海鸥的波浪相连。黄昏时分,千层暮云在天边,远处的山峦如同十里平展,明亮的月光下,隐约传来笛声。在广阔的水面上,浮动的影子仿佛在寻觅着荷花的芳香。看着这幅美景,诗人不禁把手托在脸颊,想象若有知己共倚在画楼上,三尺的青筒中又会藏着怎样的情思。冰凉的竹席上,手指轻抚明镜,心中小梦恰似那明月般惬意。银河虽难以跨越,但心中有那百顷的风潭与千章的夏木,皆因画屏而聚。


注释

  • 田田:形容田地的样子,四周的田野。
  • 藕花:藕的花。
  • 斜摺:描述栏杆的形状,可能是指倾斜或折叠的样子。
  • 水殿:比喻水边的亭阁。
  • 缁尘:指黑色的尘埃,形容凡世的喧嚣与复杂。
  • 芳菱艓:指荷花与荷叶。
  • 画楼:画廊,象征着理想的生活或梦境。
  • 碧筒:青色的筒,可能代表着竹筒或瓶子。
  • 冰簟:竹制的席子,指清凉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士铨(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作品往往蕴含浓厚的生活情趣与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追求诗歌与自然的和谐,蒋士铨通过描写夏日的宁静和美丽,表达了内心的愉悦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摸鱼儿十五首 其十二》是一首充满夏日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与人文融合,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的意境清新,画面感极强。开篇描绘的是水面上鱼儿嬉戏的场景,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和谐。接着,藕花亭子的描写则带来一丝凉意,暗示了诗人对夏日的深思。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人影、风香等元素,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水边环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暮云、月光和笛声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隐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他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着宁静与和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提到“银河难涉”,这不仅是对遥远梦境的渴望,也是对现实生活中难以跨越的障碍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认田田东西南北:描绘四周的田野,表现出环境的广阔和自然的美好。
  2. 碧波鱼戏莲叶:描写水面上的生动场景,鱼儿在莲叶间嬉戏,传递出生命的活力。
  3. 藕花亭子新凉后:藕花亭子在夏日的凉意中显得格外清新,象征着恬静的生活。
  4. 一桁栏干斜摺:描述栏杆的形状,构建出一个生动的景象。
  5. 人影贴唱水殿:水中人影与歌声交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6. 风来香与鸥波接:微风拂来,带来香气,与海鸥的波浪相互交融。
  7. 暮云千叠:黄昏的天空层层叠叠的云彩,渲染了宁静的氛围。
  8. 想十里平山:诗人遥望远方的山峦,表现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9. 二分明月,中有笛声擪:明月下传来笛声,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意境。
  10. 缁尘海,那觅采芳菱艓:现实的繁杂与对自然纯净的向往形成对比。
  11. 漫寻手板支颊:诗人沉浸在思考中,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12. 画楼若许人同倚:理想的生活场景,体现出对友情的渴望。
  13. 三尺碧筒应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14. 冰簟阔指明镜:清凉的竹席上,手指轻抚镜子,暗示自省与内心的安宁。
  15. 中央小梦宛央惬:心中的小梦与宁静的心境相融合。
  16. 银河难涉: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17. 只百顷风潭,千章夏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
  18. 都借画屏摄:通过艺术的表达,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手法,如“碧波鱼戏莲叶”中的“戏”字赋予鱼儿生动的形象,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与理想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田田:象征自然的广阔与生命的繁荣。
  2. 碧波:象征宁静与美好。
  3. 藕花:象征纯洁与清新。
  4. 笛声:象征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5. 银河:象征遥远的理想与梦想。
  6. 画楼:象征理想的生活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波”主要指什么?

    • A. 河流
    • B. 水面
    • C. 草地
  2. “银河难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C. 对友情的渴望
  3. “藕花亭子新凉后”中“凉后”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
    • B. 夏天的凉爽
    •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杜甫的《江南春》进行对比,杜甫在其作品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其情感基调更多的是对人生困境的思考,而蒋士铨则侧重于诗意的宁静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两者的差异在于情感的深度与表达的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入门》
  • 《诗词与人生:从古典到现代的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请虾蟆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十四 客谢井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八 客谢竹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七 竹请客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六 石荅竹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二 石让竹 送尉迟羽之归宣州 守岁二首 其二 除夜 其一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虾蟆请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养给 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化虎变 朱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十字旁的字 透彻 臼字旁的字 描写母爱的现代诗_现代诗中母爱的表达与赏析 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岳字拼音详解_岳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百骸九窍 狂的繁体字怎么写?狂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衣字旁的字 扛鼎抃牛 麦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12笔画的汉字大全_12笔画汉字汇总与学习 讪骂 梳云掠月 哲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