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2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22:09
题衲衣
作者: 陆树声 〔明代〕
解组归来万事捐,
尽将身世付安禅。
披来戒衲浑无事,
不尚歌姬为乞缘。
全诗翻译:
我解散了世俗的羁绊,归来后万事都不再挂念,
将自己的身世完全交给了禅宗的安宁。
披上这件僧衣,心中毫无烦恼,
不再羡慕歌姬的生活,也不愿为此乞求缘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某一典故,但反映了明代士人对禅宗的推崇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这种情绪在当时文人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尤其是一些隐士和修道者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陆树声,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禅宗的理解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士人对个人修养和内心世界的思考升温。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隐居或出家,以寻求内心的宁静。
陆树声的《题衲衣》是一首表达内心宁静和超脱世俗的诗作。诗中的“解组归来万事捐”一句,传达出一种归隐的决心,诗人通过自我解脱,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将一切世俗的羁绊抛诸脑后。接着“尽将身世付安禅”则强调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愿意将自己的身世和命运完全交给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在第三句“披来戒衲浑无事”中,诗人穿上僧衣,象征着他已经决然选择了修行之路,心中无忧无虑,体现出一种极致的宁静与满足。而最后一句“不尚歌姬为乞缘”,则是对世俗生活的否定,诗人不再追求那些表面光鲜的生活,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养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陆树声对禅宗的深刻理解与向往,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世俗的生活,反映了明代士人对禅宗的向往与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解组”指的是什么?
A. 归隐生活
B. 解除束缚
C. 追求爱情
诗人选择“安禅”意味着什么?
A. 追求世俗生活
B. 寻求内心平静
C. 参与歌唱活动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态度?
A. 否定
B. 赞美
C. 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树声的《题衲衣》与王维的《鹿柴》都展示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陆树声更强调一种出家的决心,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依恋。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有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