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画像》

时间: 2025-05-13 04:20:31

诗句

岂有文章置集贤,也无勋业到凌烟。

只应画作老居士,留与香山结净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4:20:31

原文展示:

岂有文章置集贤,也无勋业到凌烟。只应画作老居士,留与香山结净缘。

白话文翻译:

这世上难道真有文章能让人置身于集贤殿,也没有什么功勋能达到凌烟阁的高度?不过应该是这幅画描绘了老居士,留给香山以结下清净的缘分。

注释:

  • 文章:指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文。
  • 集贤殿:古代用于表彰有功之臣和文人雅士的殿堂。
  • 凌烟阁:唐代的一个著名建筑,专门为表彰功臣而建。
  • 画作:指画作或画像。
  • 老居士:指一位年长的隐士或修道者。
  • 香山:指香山寺,寓意清净之地。

典故解析:

  • 集贤殿凌烟阁:这两个地方在古代中国都是用来表彰文人和功臣的象征,表示极高的荣誉与地位。
  • 香山:在中国文化中,香山常常代表着一个隐逸的地方,和修身养性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树声,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反思自我成就和人生意义的时刻,诗人通过对比个人的平凡与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辉煌,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歌鉴赏:

本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自谦的表达,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前两句以“岂有”开头,强调了诗人对官位和功名的否定,传递出一种对物质荣华的无所谓和淡然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在古代文人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明清之际,许多文人都对仕途的虚幻有着深刻的反思。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即便没有显赫的功名,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和内心的修养,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的“老居士”与“香山”不仅仅是一个画面,更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象征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个人价值的思考,更传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显示了明代文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岂有文章置集贤:难道真有文学作品能使人位于集贤殿吗?
    • 也无勋业到凌烟:也没有什么功绩能达到凌烟阁的高度。
    • 只应画作老居士:不过应该是这幅画描绘了老居士。
    • 留与香山结净缘:留给香山结下清净的缘分。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使用对仗的方式,强调了诗人对功名的轻视。
    • 比喻:将“老居士”比作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体现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主题思想

    •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的淡泊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个人精神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集贤殿、凌烟阁:象征着功名与权力,代表传统社会对成功的标准。
  • 老居士:象征一种理想化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的追求。
  • 香山:象征着自然和清净,代表了诗人向往的生活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集贤殿”主要是用来表彰什么的? A. 文人雅士
    B. 农民
    C. 商人
    D. 士兵

  2. 诗中“老居士”主要代表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追求内心的平静
    C. 追求权力
    D. 追求财富

  3.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自豪
    C. 淡泊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陆树声的作品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陆树声更着重于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清文人生活与心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家傲·反第三次大围剿 渔家傲 渔家傲 其二 渔家傲·东昌道中 渔家傲 渔家傲 渔家傲 渔家傲 清明扫二配墓 渔家傲(朱晦翁示欧公鼓子词戏作一首) 渔家傲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阴阳怪气 有如皎日 矢字旁的字 灭私奉公 首字旁的字 夏开头的成语 接余 包含速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工稳 轶事遗闻 旡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赀物 蠹政害民 忘恩负义 该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