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时间: 2025-05-11 06:16:04

诗句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

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

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6:16:04

原文展示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作者:王勃 〔唐代〕

金坛疏俗宇,
玉洞侣仙群。
花枝栖晚露,
峰叶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
回沙拥籀文。
琴尊方待兴,
竹树已迎曛。

白话文翻译

在金坛的清幽之处,远离尘世的喧嚣,
与玉洞中的仙人群相伴。
花枝上栖息着晚露,
山峰与树叶在晴空中交融。
夕阳斜照,山影随之移动,
沙滩上围绕着书法的韵文。
琴酒已准备好待客,
竹树在暮色中迎接晚霞。

注释

字词注释

  1. 金坛:指清幽的居所,隐喻高洁的生活环境。
  2. 疏俗宇:远离世俗的空间,表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玉洞:指仙境,象征着高洁和超凡脱俗的生活。
  4. 栖晚露:指花枝上停留的露珠,寓意清新和宁静。
  5. 峰叶:山峰和树叶,构成自然景色。
  6. 斜照:夕阳照射的状态,创造出动态的美感。
  7. 回沙:指沙滩,象征着宁静和诗意的环境。
  8. 琴尊:指酒器,象征着诗人的雅趣和待客之道。
  9. 迎曛:迎接晚霞,寓意着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定的名人典故,但整体氛围和意象充满了隐士生活的理想,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高洁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而闻名。王勃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情感,尤其擅长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勃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山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友人的情谊。

诗歌鉴赏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佳作。全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便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清幽宁静的环境,展示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以“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和谐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适。接下来的“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则通过夕阳的映照和沙滩的意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考。

最后两句“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不仅表达了诗人待客的雅趣,也暗示了即将来临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体现了王勃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坛疏俗宇:金坛象征一种理想的生活场所,疏远了世俗的喧嚣。
  2. 玉洞侣仙群:与仙人群体一起生活,表现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3. 花枝栖晚露:晚露的意象,暗示着清新与宁静的氛围。
  4. 峰叶度晴云:山峰和树叶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展现自然的美丽。
  5. 斜照移山影:夕阳的光影在山上移动,表现出时间的流动感。
  6. 回沙拥籀文:沙滩与书法的结合,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
  7. 琴尊方待兴:琴酒准备就绪,预示着即将开始的雅聚。
  8. 竹树已迎曛:竹树迎接傍晚的余晖,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金坛、玉洞等意象的使用,隐喻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
  • 拟人:竹树“已迎曛”,使自然景物富有生命感。
  • 对仗:如“花枝”与“峰叶”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金坛:象征隐逸的理想生活,反映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
  2. 玉洞:代表超凡脱俗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
  3. 晚露:象征着清新、宁静,带有一丝忧伤的美感。
  4. 斜照:夕阳的意象,寓意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5. 琴尊:象征文人雅士的文化修养与待客的礼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坛”意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隐逸的理想生活环境
    C. 一种饮品

  2. “斜照移山影”中“斜照”指的是什么?
    A. 太阳的光线
    B. 一种地理现象
    C. 风的方向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繁华生活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自然的赞美
    C.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王维与王勃的作品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山水意境的深邃,而王勃则更强调人文情感的细腻与雅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王勃诗文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忆江南 沽上水香洲杂咏 忆江南十九首 其七 忆江南 教室午观 忆江南七章 其三 忆江南 重九日泊舟虎林,水窗无俚戏,与梦西追忆旧游,漫赋十解 其一 忆江南十九首 其十八 忆江南十九首 其一 忆江南 忆江南 其三 寄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均籴 挤构 镂肝鉥肾 風字旁的字 望文生义 夸多斗靡 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五耦 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一般无二 诗虎 頁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民生凋敝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粒米狼戾 鼻字旁的字 包含喟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