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5:2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5:21:29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
作者: 纳兰性德
内容: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全诗翻译:
细细的暮雨湿润了大地,倦怠的柳树在急促的秋风中显得更加愁苦。我的瘦弱身躯无法承受这秋天的萧瑟,心中满是忧愁。心里有种别样的情绪却又无法倾诉,这时并不是诉说愁苦的时节,钟鼓声已敲过三更,梦中还需成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昭君怨”是源于西汉王昭君的故事,表现了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人,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纳兰性德的晚期,正值他心境沉重之时,或许是因个人生活的孤独与困扰而作。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是一首以细腻情感见长的词作,诗人在暮雨中感受到秋天的愁苦,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开头的“暮雨丝丝吹湿”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细雨轻柔却又湿润人心,瞬间引发读者的共鸣。接下来的“倦柳愁荷风急”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伤,柳树的倦怠与荷叶的愁苦,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景,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无奈与孤寂。
“瘦骨不禁秋,总成愁”一句,诗人以瘦弱的身体隐喻自己承受的情感负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最后两句“梦须成”,则在时光的流逝中渴望一种理想或情感的实现,虽是愁苦,却又带着一丝希望。
整首词用词简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纳兰性德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变迁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爱情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倦柳”指的是哪种情感?
“瘦骨不禁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梦须成”所传达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