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6:00
柳梢青(蜡梅)
作者: 卢炳 〔宋代〕
雅淡精神,铅黄未洗,犹带残妆。
春艳一枝,鹅儿颜色,染就纤裳。
月移影转南窗。
特地送些儿暗香。
宿酒初醒,这般滋味,梦断池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优雅而淡然的气质,蜡梅花未曾完全显现,依然带着些许残妆。春天的艳丽在这一枝梅花上显现出来,仿佛是用鹅黄的颜色为它染上了轻纱般的衣裳。月光在南窗下移动,投影轻轻转动,特意送来一缕缕暗香。刚从酒醉中醒来,这种滋味让人感到,仿佛梦境在池塘边悄然断裂。
作者介绍:
卢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尤以写梅花著称,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氛围浓厚。诗人通过蜡梅的描绘,表达了对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春天的期待。
这首《柳梢青(蜡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状态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以“雅淡精神”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表现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欣赏。接下来,诗人通过“铅黄未洗,犹带残妆”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娇嫩和优雅,仿佛在告诉读者它的魅力尚未完全显露。
“春艳一枝,鹅儿颜色,染就纤裳”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美丽和生机,鹅黄的色彩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暗示着一种生命的蓬勃发展。诗人在夜晚的宁静中,感受到月光与梅花的互动,月光的影子在窗前轻轻移动,增添了几分梦幻的感觉。
最后两句“宿酒初醒,这般滋味,梦断池塘”则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让人感到微妙的伤感。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蜡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包含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雅淡精神”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鹅儿颜色”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梦断池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花》与《柳梢青(蜡梅)》都以梅花为题材,前者更强调梅花的坚韧与孤傲,而后者则侧重于梅花的清雅与细腻。两首诗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