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0:2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0:29:56
莲花峰下张超谷,此老何曾有死生。闻道风清明月夜,至今鼻息乱松声。
在莲花峰下的张超谷,这位老人何曾经历过生死?听闻在风清月明的夜晚,至今仍能听到他呼吸时与松树的声音交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风清明月夜”常常与隐士、道士的生活状态相联系,表现一种清静脱俗的境界。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强盛,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婉约,作品数量庞大,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南宋时期,陆游在政治上屡遭挫折,晚年时选择隐居生活,常常思考人生的意义,表达对生命、自然的感悟。
《题四仙像》通过描绘老者的形象,表达了陆游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死哲理的思考。诗中的“莲花峰下”与“张超谷”构成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象征着隐士的清净和超脱。而“此老何曾有死生”则直指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老者悠然自得、超越生死的钦佩。接着,诗人用“闻道风清明月夜”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夜晚,强调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宁静。最后的“鼻息乱松声”生动地捕捉到老者在自然中融入的状态,似乎在与松树的声音共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富有哲理,既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又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思考生死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莲花峰”象征什么?
A. 高洁的理想
B. 纷扰的人生
C. 繁华的都市
“此老何曾有死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死无常的思考
B. 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C. 对名利的渴望
“风清明月夜”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喧闹的城市生活
B. 宁静的自然环境
C. 烟雾弥漫的街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陆游的《题四仙像》更侧重于生死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平静。两首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的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