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51
感秋
作者: 姚伦 〔唐代〕
试向疏林望,方知节候殊。
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
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
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试着向稀疏的树林望去,才明白秋天的节令是如此不同。
纷乱的声响伴随着千片落叶,寒冷的影子下只有一只孤单的鸟巢。
不为秋天的雁群所遮蔽,惊起了夜空中的乌鸦。
霜风和春日交替,几度将生命的繁荣与枯萎送走。
作者介绍:姚伦,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写景抒怀见长,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自然界万物凋零之时,诗人通过观察秋天的景象,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感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通过“试向疏林望”引入,带有一种探索的姿态,暗示着诗人对秋天的好奇与感慨。接着“乱声千叶下”描绘了落叶的纷飞,声音的乱响仿佛在诉说着秋的悲凉,而“寒影一巢孤”则让人感受到寒冷中孤独的生灵,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在后两联中,诗人描绘了夜空中飞起的乌鸦和霜风中的变化,形成了生与死、荣与枯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生命的轮回。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更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具体的自然景象,又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揭示了自然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试向疏林望”的意思是:
A. 试着观察稀疏的树林
B. 试图进入树林
C. 不想看树林
“寒影一巢孤”中的“寒影”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寒冷的影子
C. 漂亮的花影
诗中提到的“秋天雁”是用来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到来
B. 生命的轮回
C. 春天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伦的《感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姚伦更注重表达内心的孤独与生命的无常,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欣赏与宁静。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体现了各自的艺术风格与主题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