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8:55
山中杂咏
作者: 许必胜 〔宋代〕
灼灼山半花,闲闲水中藻。
苟无松柏心,飘零向谁道。
蜉蝣炫衣裳,楚楚苦不保。
野老惜春色,间篱薙青草。
青草忽已繁,兰蕙日已老。
兰蕙日已老,我心当奈何。
人生贵适意,所乐岂在多。
卓然负书翁,悠悠谢山阿。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春色的美丽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描述了山上的花朵盛开,水中藻类悠然自得;如果没有松柏那种坚韧的心志,生命的飘零又能向谁诉说呢?接着提到蜉蝣(蜉蝣是一种昆虫)华丽的衣裳,但它们的生命短暂,终究难以保全。老者对春天的美景感到怜惜,篱笆旁的青草被修剪得整齐。青草繁茂了,而兰花和蕙草却逐渐衰老。面对兰蕙的衰老,诗人感到无奈。人生最重要的是随心而活,快乐的关键并不在于拥有多少。最后,诗人自豪地背负书卷,悠然地告别山间。
作者介绍
许必胜,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山中杂咏》创作于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诗人漫游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因而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开头的“灼灼山半花”与“闲闲水中藻”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春光图景,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尤其是在面对自然的变化时,心中不禁生出无奈与惆怅。“苟无松柏心,飘零向谁道”一句,表达出一种对人生坚韧不拔的向往,若没有松柏般的坚韧,人生的飘零又能向谁倾诉呢?接下来的意象如蜉蝣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诗人以“兰蕙日已老”来暗示美好事物的衰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诗人以“人生贵适意,所乐岂在多”总结了人生的哲理,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安宁比外在的拥有更为重要。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强调内心的满足与安宁更为重要,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蜉蝣”象征什么?
“人生贵适意,所乐岂在多”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庐山谣》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和对自由的追求。王维的《山居秋暝》则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