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5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58:03
赠莎地道士
施肩吾 〔唐代〕
莎地阴森古莲叶,
游龟暗老青苔甲。
池边道士夸眼明,
夜取蟭螟摘蚊睫。
在阴森的莎地旁,古老的莲叶静静地生长,
水中游动的龟壳,似乎被青苔覆盖得很久。
池边的道士自夸眼力明亮,
夜里捕捉蟭螟,摘取飞虫的翅膀。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描绘了道士在自然环境中与生物的互动,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的尊重与观察。
施肩吾,唐代诗人,生平及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写景抒怀见长,诗风清新自然。
此诗可能写于施肩吾游历某处时,感受到的自然环境与道士生活的惬意,反映了对道教生活方式的向往。
《赠莎地道士》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道士在静谧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诗中以莎地和古莲叶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阴森的气氛,令人感受到时间在此地的凝固。游龟和青苔的描绘,不仅让人联想到了生命的循环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象征着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接着,诗中提到的道士,凭借“夸眼明”展现了他在夜间捕虫的技艺,显示了道士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道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渗透着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感基调。
莎地主要指什么地方?
道士在夜里捕捉什么虫子?
全诗表现了哪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