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隐者》

时间: 2025-04-27 03:12:56

诗句

地隔烟霞绝垢氛,悠悠世事了无闻。

渔樵来往频分席,麋鹿寻常不离群。

花下一尊黄菊露,松间千顷紫芝云。

箕山颍水风流远,谁谓高情属隐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2:56

原文展示:

寄隐者
作者: 陈雷 〔元代〕

地隔烟霞绝垢氛,
悠悠世事了无闻。
渔樵来往频分席,
麋鹿寻常不离群。
花下一尊黄菊露,
松间千顷紫芝云。
箕山颍水风流远,
谁谓高情属隐君。


白话文翻译:

这片土地与烟霞隔绝,远离了世俗的污浊与烦恼,
我对外界的事情已经毫无所闻。
渔民和樵夫常常来往,大家聚在一起畅谈,
而麋鹿则是经常成群结队地出没。
在花丛下,我独自品味着一杯黄菊酒,
松林间,千顷紫芝在云间飘荡。
箕山和颍水的风流潇洒已远,
谁说高雅的情操只属于隐者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阻隔,分开。
  • 烟霞:指山中的云雾景象,常用于形容幽静雅致的环境。
  • 垢氛:指污秽的空气或环境。
  •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或心情闲适。
  • 渔樵:指捕鱼和砍柴的人,象征着田园生活。
  • 麋鹿:一种常见的野生动物,象征自然的宁静。
  • 黄菊:一种花,常用作高洁、长寿的象征。
  • 紫芝:指一种名贵的草药,象征着高雅和尊贵。
  • 箕山:古代的名山,象征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
  • 隐君:隐居的人,通常指有高洁情操的人。

典故解析:

  • 渔樵:古人常以渔樵作为隐逸生活的象征,象征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 黄菊:在中国文化中,菊花常象征清高和隐士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雷,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涉及自然隐逸和人生哲理而著称。与许多元代诗人一样,他的作品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的超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隐居之时,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诗人试图通过隐逸来寻找到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陈雷的《寄隐者》是一首颇具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宁静。诗人以“地隔烟霞绝垢氛”开篇,描绘出了隐居环境的清幽,远离了世俗的繁杂,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接着,诗中提到的“渔樵来往频分席”,不仅表现了隐者生活的平淡与闲适,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中的意象非常丰富,黄菊和紫芝分别象征着隐者的高洁情操与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花下一尊黄菊露,松间千顷紫芝云”,通过色彩和气味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幽静的诗意空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箕山颍水风流远”作结,意味着即使远离了喧嚣,精神的追求与理想的坚持依然存在。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向往,真实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隔烟霞绝垢氛:强调隐居环境的清新与世俗的隔绝。
  2. 悠悠世事了无闻:表达对繁华世界的无所谓和超然态度。
  3. 渔樵来往频分席:描绘隐者与周围人的和谐交往。
  4. 麋鹿寻常不离群:象征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
  5. 花下一尊黄菊露:表达人对自然美的享受。
  6. 松间千顷紫芝云:展现广阔的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依恋。
  7. 箕山颍水风流远:引申出隐逸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8. 谁谓高情属隐君:质疑世俗对隐者的偏见,强调内心的高尚与情操。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的情感与理想。
  • 对仗:如“花下”和“松间”,“黄菊”和“紫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使用黄菊、紫芝等意象来象征高洁情操与自然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高洁的情操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霞:象征自然的美与隐逸的生活环境。
  • 黄菊:象征清高与长寿。
  • 紫芝:象征尊贵与高雅。
  • 箕山、颍水:象征追求理想与自由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寄隐者》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陈雷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花下一尊黄菊露”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世俗的渴望
    • B) 对自然美的享受
    • C) 对权力的追求
    • D) 对金钱的渴望
  3. 诗中“箕山颍水”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自然的和谐
    • C) 追求理想的生活
    • D) 社会地位

答案:

  1. C) 陈雷
  2. B) 对自然美的享受
  3. C) 追求理想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陈雷的《寄隐者》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强调归隐的理想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传递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脱。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陶渊明传》
  • 《王维与山水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海门庵 江上夜泊 闻石甫先生蒙恩赦复官四川奉寄 其二 闻石甫先生蒙恩赦复官四川奉寄 其一 题分湖柳氏草堂 再题蓬莱阁 秋夜和方植之丈 夜坐寄稼轩 早秋游灵岩 和铁厓《西湖竹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力 胜负兵家常势 麥字旁的字 朝真暮伪 能事毕矣 疋字旁的字 忘年之好 魚字旁的字 包含计的词语有哪些 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遗风余采 家至人说 配头 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形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丶字旁的字 咨咨 扼襟控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