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2:56
寄隐者
作者: 陈雷 〔元代〕
地隔烟霞绝垢氛,
悠悠世事了无闻。
渔樵来往频分席,
麋鹿寻常不离群。
花下一尊黄菊露,
松间千顷紫芝云。
箕山颍水风流远,
谁谓高情属隐君。
这片土地与烟霞隔绝,远离了世俗的污浊与烦恼,
我对外界的事情已经毫无所闻。
渔民和樵夫常常来往,大家聚在一起畅谈,
而麋鹿则是经常成群结队地出没。
在花丛下,我独自品味着一杯黄菊酒,
松林间,千顷紫芝在云间飘荡。
箕山和颍水的风流潇洒已远,
谁说高雅的情操只属于隐者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雷,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涉及自然隐逸和人生哲理而著称。与许多元代诗人一样,他的作品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的超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隐居之时,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诗人试图通过隐逸来寻找到内心的宁静。
陈雷的《寄隐者》是一首颇具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宁静。诗人以“地隔烟霞绝垢氛”开篇,描绘出了隐居环境的清幽,远离了世俗的繁杂,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接着,诗中提到的“渔樵来往频分席”,不仅表现了隐者生活的平淡与闲适,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中的意象非常丰富,黄菊和紫芝分别象征着隐者的高洁情操与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花下一尊黄菊露,松间千顷紫芝云”,通过色彩和气味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幽静的诗意空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箕山颍水风流远”作结,意味着即使远离了喧嚣,精神的追求与理想的坚持依然存在。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向往,真实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高洁的情操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寄隐者》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花下一尊黄菊露”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箕山颍水”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