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3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4:48
山似圆珠浴碧,淩空。一番雨过青堪掬,四际烟收翠作团。障月迷鹤梦,停云爽气逼人寒。悬知绝顶多梧竹,欲借秋风翔凤鸾。
这首诗描绘了在雨后清新的大山,宛如圆珠般沐浴在碧绿的光辉中,傲然挺立于空中。经过一场雨,青色的山峦显得更加丰盈,四周的烟雾散去,形成了一片翠绿的团块。遮挡明月的云雾让飞翔的仙鹤产生了迷梦,停留的云朵带来的爽气让人感到阵阵寒意。悬崖峭壁之上,常常可以见到梧桐和竹子,想要借着秋风,展翅高飞如凤和鸾。
“凤鸾”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贵和美丽,常用来形容出类拔萃的事物。诗中提到的“绝顶多梧竹”,梧桐是凤凰栖息之树,暗含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侯世勋,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侯世勋对自然美景的深刻观察之后,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圆珠积翠》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其作者侯世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青山的清新与秀丽。诗的开头用“山似圆珠”形象地描绘了山的形态,仿佛在说这山是大自然的瑰宝;而“淩空”则强调了山的高耸,给人一种宏伟的视角。
接下来的描写,诗人通过“雨过青堪掬”展现了雨后的清新,山的颜色愈发浓烈,仿佛可以用手捧起。而“四际烟收翠作团”则将四周的景色结合起来,给人一种整体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观。
在意境的营造上,诗中“障月迷鹤梦”便是对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云层遮挡明月,使得在山中飞翔的鹤产生了梦幻般的迷失,象征着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追寻。最后,“欲借秋风翔凤鸾”更是将诗人的理想与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渴望能借助自然的力量,展翅高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山似圆珠浴碧”中的“圆珠”比喻了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欲借秋风翔__”,填写缺失的词语。
判断题:诗中“障月迷鹤梦”表达了对现实的迷失。(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侯世勋的《圆珠积翠》更注重细腻的景色描绘,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沉静与思考。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