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叶伯几之奉化》

时间: 2025-05-12 02:06:21

诗句

亲携琴册出烟萝,海国儒风近若何。

笔挟龙渊灵不尽,官邻雪窦冷偏多。

诗书千载关经济,师友三年要琢磨。

老去喜逢奎运转,送君犹拂旧冠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2:06:21

原文展示:

送叶伯几之奉化 林景熙 〔宋代〕 亲携琴册出烟萝,海国儒风近若何。 笔挟龙渊灵不尽,官邻雪窦冷偏多。 诗书千载关经济,师友三年要琢磨。 老去喜逢奎运转,送君犹拂旧冠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亲自携带琴和书籍走出烟雾缭绕的山林,海边的国家儒学风气近来如何?笔下蕴含着龙渊般的灵气无穷无尽,官职虽近雪窦却感到格外冷清。诗书学问关系到千年的经济和政治,师友间的三年学习需要不断琢磨。年老时欣喜遇到好的时机转变,送别你时依然整理着旧时的官帽。

注释:

  • 亲携琴册出烟萝:亲自携带琴和书籍,走出隐居的山林。
  • 海国儒风近若何:海边的国家(指奉化)的儒学风气近来如何。
  • 笔挟龙渊灵不尽:笔下蕴含着深邃的灵气,比喻文才非凡。
  • 官邻雪窦冷偏多:官职虽近雪窦(地名,象征清冷),却感到格外冷清。
  • 诗书千载关经济:诗书学问关系到千年的经济和政治。
  • 师友三年要琢磨:师友间的三年学习需要不断琢磨。
  • 老去喜逢奎运转:年老时欣喜遇到好的时机转变。
  • 送君犹拂旧冠峨:送别你时依然整理着旧时的官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约1240-1310),字德阳,号梦窗,南宋末年至元初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此诗是林景熙送别友人叶伯几前往奉化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儒学风气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末元初,当时社会动荡,儒学风气受到影响。林景熙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思考和对儒学传统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儒学风气的关切和对友人前程的祝愿。诗中“笔挟龙渊灵不尽”一句,以龙渊喻文才,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而“官邻雪窦冷偏多”则透露出对官场冷清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清高理想的追求。最后两句“老去喜逢奎运转,送君犹拂旧冠峨”,既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诗人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亲携琴册出烟萝:诗人亲自携带琴和书籍,走出隐居的山林,象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人的重视。
  2. 海国儒风近若何:关心海边的国家(奉化)的儒学风气,反映了诗人对儒学传统的关注。
  3. 笔挟龙渊灵不尽:以龙渊喻文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4. 官邻雪窦冷偏多:官职虽近雪窦,却感到格外冷清,反映了诗人对官场冷清的感慨。
  5. 诗书千载关经济:诗书学问关系到千年的经济和政治,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
  6. 师友三年要琢磨:师友间的三年学习需要不断琢磨,体现了对学问的认真态度。
  7. 老去喜逢奎运转:年老时欣喜遇到好的时机转变,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8. 送君犹拂旧冠峨:送别你时依然整理着旧时的官帽,体现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笔挟龙渊灵不尽”中,以龙渊喻文才,形象生动。
  • 对仗:“诗书千载关经济,师友三年要琢磨”中,“诗书”与“师友”,“千载”与“三年”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友人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对儒学风气的关切、对官场冷清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清高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琴册:象征学问和艺术。
  • 烟萝:象征隐居的山林。
  • 龙渊:喻文才,象征深邃的灵气。
  • 雪窦:象征清冷,喻官场。
  • 旧冠:象征旧时的官帽,体现对旧日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笔挟龙渊灵不尽”一句,以什么喻文才? A. 龙渊 B. 雪窦 C. 烟萝 D. 旧冠
  2. 诗中“官邻雪窦冷偏多”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官场冷清 B. 儒学风气 C. 友人才华 D. 旧日时光
  3. 诗中“送君犹拂旧冠峨”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旧日时光 B. 官场冷清 C. 友人才华 D. 儒学风气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林景熙的其他送别诗,如《送友人》。
  • 其他宋代诗人的送别诗,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 林景熙的《送叶伯几之奉化》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是送别诗,但林诗更注重对儒学风气的关切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林景熙诗集校注》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花上月令 其一 并蒂芙蓉·本意,为玉霜簃主人题画,即贺其新婚 并蒂芙蓉 题蒋南沙相国画并蒂莲花 并蒂芙蓉 本意,赠玉霜 并蒂芙蓉 次晁次膺韵 西江月慢 西江月慢二首 其二 西江月慢二首 其一 西江月慢 塼塔铭,明拓四汇本 西江月慢 春昼有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兴讹造讪 包含祝的词语有哪些 几榻 民结尾的成语 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疏亲慢友 朱象 饮啖兼人 旧物青毡 教言 幺字旁的字 同心协契 摊书拥百城 爻字旁的字 松枝挂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