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洞仙歌  春梦》

时间: 2025-04-20 16:14:41

诗句

濛濛漠漠,杳不知根蒂,荡漾春光去无际。

盼神仙缥缈,烟蔼苍茫,身到处,惟有天风引袂。

故人千万里,蓦地相逢,忘了关山路迢递。

聚散未分明,两眩云酣,空回首、巳迷尘世。

但拥被、追寻恍如遗。

憯不觉、鸡鸣若华东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16:14:41

洞仙歌 春梦

原文展示:

濛濛漠漠,杳不知根蒂,荡漾春光去无际。盼神仙缥缈,烟蔼苍茫,身到处,惟有天风引袂。故人千万里,蓦地相逢,忘了关山路迢递。聚散未分明,两眩云酣,空回首巳迷尘世。但拥被追寻恍如遗。憯不觉鸡鸣若华东启。

白话文翻译:

朦朦胧胧,远离根源,春光荡漾无尽头。我渴望如神仙般飘渺,烟雾缭绕,身在何处,只有天风轻轻引导着衣袂。故友在千里之外,突然相逢,忘记了这关山险路的迢遥。聚散未分明,心中两迷,空回首却已迷失尘世。但我只是追寻那恍若遗失的梦。未曾察觉,鸡鸣声已然唤醒了华东的曙光。

注释:

  • 濛濛漠漠:形容景象迷离不清。
  • 杳不知根蒂:深远而无根,难以追寻。
  • 缥缈:形容轻盈飘渺的样子。
  • 引袂:引导衣袂,形容轻柔的风。
  • 蓦地:突然间。
  • 迢递:遥远漫长的路程。
  • 云酣:形容在云中沉醉、迷惑的状态。
  • :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神仙”意指超凡脱俗的人物,代表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故人”则常常象征着惦念、怀旧之情,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字梦阮,号千里舟,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作品以情感真挚、风格独特著称,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故人的思念,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春梦》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诗歌,诗人在朦胧的春光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尘世的迷茫。开篇的“濛濛漠漠”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氛围,仿佛进入了梦境。诗中的“神仙”与“故人”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理想与希望,后者则是对现实的追忆与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交织,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

诗的情感在于对失去的追忆与对理想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春光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结尾处提到的“鸡鸣”则暗示着现实的苏醒与理想的破灭,给人以思考与反省的空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濛濛漠漠,杳不知根蒂”:描绘了春天的朦胧景象与对来源的迷茫。
    • “盼神仙缥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故人千万里,蓦地相逢”: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离别之感。
    • “聚散未分明”: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与不确定。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天风引袂”形象地描绘了春风的轻柔,增添了诗的意境。
  •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 神仙:代表理想与超脱的生活状态。
  • 故人:象征着情感的牵绊与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濛濛漠漠”形容的是哪种景象? A. 清晰明了 B. 朦胧模糊 C. 灿烂辉煌 答案:B

  2. 诗人对“故人”的情感是: A. 疏远 B. 思念 C. 恨意 答案:B

  3. “聚散未分明”反映了什么? A. 人生的无常 B. 朋友的欢聚 C. 理想的实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刘基的《春梦》更多地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的反思,而白居易则是对友情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唐诗宋词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桫椤树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牛背双鸜鹆 饮酒呈邻几原甫 愿嚏 九日永叔长文原甫景仁邻几持国过饮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 其五 科斧 祫享观礼二十韵 王祁公北园 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掩瑕藏疾 飞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亚肩叠背 毋字旁的字 从业 千乘之国 大题小做 天涯海角 包含齑的词语有哪些 剌步 一字旁的字 如影随形 弃明投暗 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飞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