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23: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3:37:52
檀栾婀娜,蘸金碧楼台,片云初晓。
帘栊窈窕。有千莺万蝶,旧家亭沼。
镜里落花,闲看鸾翎自扫。复长啸。
坐竹馆弹琴,黄月来照。
绛都春浩渺。称想管蛮笺,题句逋峭。
词仙纵老。倚蓬山不许,人间秋到。
玉尘谈玄,客比晋时更好。
绿烟悄。问瑶愁洗空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清晨,檀树和栾树的婀娜姿态,沾染着金光与碧色的楼台,初晨的片云在天边轻轻飘动。窗帘轻盈而美丽,庭院中千只黄莺万只蝴蝶飞舞,仿佛是旧时庭园的美景。镜中落花轻轻飘落,我悠闲地看着鸾鸟的羽毛在自我打理。然后我长声啸叫,坐在竹屋里弹琴,黄昏的月光洒在身上。
绛都的春天是那么浩渺,想起了那些优美的管弦乐谱,写下的诗句如同峭壁般高远。即使词仙已老,我仍倚在蓬山上不愿意让人间的秋天来临。与昔日的玉尘交谈玄妙的道理,客人比晋朝时的文人更为优秀。
轻烟袅袅升起,我想问问那瑶台的愁苦究竟能洗净多少。
易顺鼎(约1640 - 1710),清代诗人,字惟正,号白山,生于山西,晚年迁居北京。他以工诗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康熙年间,社会相对稳定,文化昌盛,诗人常常在游园和弹琴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流逝。诗中融入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人间秋天到来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扫花游 游怡园》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便以“檀栾婀娜”引入,展现出一种轻盈而优雅的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早晨的温馨与生机,千莺万蝶的意象更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而当“镜里落花,闲看鸾翎自扫”出现时,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要在繁华的外表之下,去关注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长啸与弹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倚蓬山不许,人间秋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尽管词仙已老,但诗人依旧渴望抓住那一刻的美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十分考究,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对人生哲思的深刻思考。诗人用轻松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的感慨,给人一种淡雅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怡园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诗人通过优雅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向读者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檀栾”主要指什么?
“千莺万蝶”描绘了什么景象?
诗人对时光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