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3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36:03
鹧鸪天·送了春归雨未收
作者:廖行之
送了春归雨未收。
雨肥梅子满枝头。
心知办此和羹品,
正为和羹国手谋。
蓂两荚,岁千秋。
崧高神气禀公侯。
好将一卷周公礼,
起佐皇家定九州。
送走了春天,细雨尚未停歇。
春雨滋润,梅子挂满枝头。
我心里明白,调和这一锅美味,
正是为了国家的厨师谋划前程。
蓂两荚,历经千秋岁月。
高耸的山崇,气势如公侯。
希望能拿出一卷周公的礼法,
辅佐皇家治理九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以擅长诗词闻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清新婉约之作,也有豪放洒脱之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这首《鹧鸪天·送了春归雨未收》通过描绘春雨和梅子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开篇“送了春归雨未收”即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接下来的“雨肥梅子满枝头”则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梅子在雨水的滋润下丰盈成熟,象征着希望与繁荣。
诗中“心知办此和羹品,正为和羹国手谋”一句,转而引入了对国家未来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国家人才的期待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关心。通过“蓂两荚,岁千秋”,诗人暗示了国家建设的艰难与长久的过程,而“崧高神气禀公侯”则寄托了对未来的憧憬,希望能有贤明之人治理国家。
最后两句“好将一卷周公礼,起佐皇家定九州”,不仅强调了周公礼法的重要性,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希望通过礼法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对春天的感伤,转向对国家未来的关怀,既有个人的情感寄托,又有对国家前途的深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离去展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治理的期许。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家国的关心,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雨肥梅子满枝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A
“好将一卷周公礼”中的周公象征什么?
A. 豪杰
B. 智慧
C. 财富
答案:B
诗中所说的“和羹”是指什么?
A. 和谐
B. 美味
C. 治国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关于《鹧鸪天·送了春归雨未收》的详细分析,如有进一步的需求,欢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