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3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32:57
与诗客七人会饮余司马园亭居皆在北郭
——高启〔明代〕
我与七位诗友在北郭的司马园亭相聚,酒与诗交融,晚霞映照着园亭。我们家住得相近,朋友比竹林中的竹子还要多。短暂的光景催促着我们长久的宴会,清醒的吟诗和醉酒的歌声交杂在一起。欢聚的时光容易流逝,但我们却乐此不疲,数次相聚,毫无厌倦。
高启(公元 1336-1374),字太清,号静斋,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晚明诗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高启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相结合,体现了个体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与诗客七人会饮余司马园亭居皆在北郭》创作于高启与友人相聚时,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此时,正值明代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文人依然在追求诗歌与友情的乐趣,反映出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宴饮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友情的感慨。诗中“情与酒兼和”的开头句,便将诗酒相伴的主题明确地呈现出来,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短景催长宴”的句子则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宴饮的短暂之感,体现了对美好瞬间的依恋。诗人在欢聚时,感受到人生的无常,这种感受在“乱离欢易失”中被进一步放大,既有对欢聚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流逝时光的感叹。最后一句“无厌数相过”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相聚的热爱与执着,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欢愉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反映了高启对生活与友谊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及对短暂时光的感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园亭”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在宴席上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乱离欢易失”意指什么?
高启的《与诗客七人会饮余司马园亭居皆在北郭》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高启的诗更多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白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孤独的哲思。